玉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玉门市清泉乡正谱写着一曲乡村振兴的壮美乐章。这里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将“三农”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抓手,精心绘就“产业筑基、生态塑形、治理铸魂”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从日光温室里累累硕果到祁连山脚下成群牛羊,从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到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清泉乡正在探索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戈壁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筑基 戈壁生金
近年来,清泉乡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带动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在甘沟桥生态产业园,乡政府投入147万元对49座老旧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并通过“棚租减免+物料补助”的优惠政策,成功吸引35户农户签约种植,复种空茬棚70座。如今,全乡连栋日光温室规模已达1093座,面积达2380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村民王志刚便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在乡里的扶持下,他租种了两座改造后的温室种植人参果,凭借科学种植与市场机遇,当年增收超过3万元。王志刚感慨道:“以前靠传统农业,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乡里的支持,种人参果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除了特色种植,清泉乡还积极推动养殖业的发展。乡里协调“龙头贷”等惠农贷款205万元,支持肉牛肉羊产业扩栏提质。目前,全乡肉牛存栏427头,肉羊存栏77073只,并成功完成“祁连清泉羊”有机产品认证续展,羊只饲养量预计将达到12万只。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清泉乡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生态塑形 乡村焕颜
走进清泉乡跃进村,一幅生态田园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一条条沥青路直通农家,一座座小院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们悠闲聊天。村民魏大爷笑着说:“我们村子变化太大了,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出门就是花草树木,干净整洁,心情也舒畅。”
自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清泉乡紧盯清脏、治乱、拆危、增绿等重点任务,坚持“乡级主抓、村级实施、干群联动、共同参与”的原则。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公益性岗位人员冲锋在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清泉乡注重“点线面”结合,常态化推进。通过完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自觉清理门前“三堆三乱”,实现了村庄环境的长治久洁。同时,乡里加大绿化投入,完成树木栽种3.2万株,花木种植13000余株,让村庄处处皆绿皆景。跃进村党支部书记王旭介绍:“我们不仅要让村子干净整洁,还要让它变得更美,让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治理铸魂 乡风向善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清泉乡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依托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打造了农村文化新阵地。村民靳晓霞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可丰富了,夏天跳跳广场舞,冬天在活动室下棋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健康向上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歌大赛、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打架斗殴和赌博现象明显减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得到破除,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清泉乡将继续坚持产业强乡、生态立乡、治理兴乡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样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清泉乡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讯员 靳娜娜 王泽宏
相关新闻
- 2025-06-12玉门:深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向“新”更“兴”
- 2025-06-11西和:“大棚经济”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5-06-11静宁:“小甜瓜”撬动“大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甜蜜图景”
- 2025-06-10临泽: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书写乡村振兴幸福答卷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