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静宁:金银花成了“摇钱树” 村民采摘忙

25-06-17 16: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时值夏至,暑气渐浓。静宁县八里镇小山村的600余亩金银花悄然绽放,藤蔓攀附间,葱郁的枝叶如绿色锦缎,点缀着簇簇金黄,宛如繁星坠落人间。晨光熹微时,田间已热闹非凡,附近村民们头戴草帽、身挎竹篓,穿梭于花丛间,指尖翻飞间,将一朵朵饱含芬芳的金银花收入篓中。基地上,人影与花枝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

  走进基地,藤蔓顺着支架铺成层层绿浪,成团的花束压弯枝头。220余名务工村民中,多是熟练的“采花能手”——她们指尖捏着花柄轻旋,带露的头茬花蕾便簌簌落入筐中。妇女们聊着家常,竹筐里的金银花渐渐堆成小山,晨曦在花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映着她们额角的汗珠闪闪发亮。

  在小山村的金银花田埂上,采摘村民柳稳稳眉眼含笑,难掩喜悦之情:“我手脚还算麻利,一天能摘20斤花。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采摘,干到11点准时把鲜货送到收购点。交花时现金当场结算,钱揣进兜里,回家刚好赶上给孩子做饭。”像她这样的村民,村里家家户户都踩着“采摘-交售-结算”的当日闭环,既不耽误农活儿,又添了笔“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

  柳稳稳介绍,一年能摘四茬花,每天挣100多元,连着忙上一个多月,算下来每人每年差不多能挣6000块的收入,是一笔不少的经济来源。

  为延长金银花产业链,八里镇小山村自建烘干房。不仅解决了花期短的难题,更让产业链从“田间采摘”延伸至“初加工”。目前,花田旁的烘干房正开足马力:新鲜金银花经称重、铺筛后,进入恒温烘烤架。24小时后,原本水润的花苞缩水成蜷曲的干货,带着烘烤后的暖香被打包运往省内外药企。“从鲜货变干货,附加值翻了几番。”八里镇小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刚说,“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像一根金线,串起了小山村的振兴路。通过整合闲置土地,600亩花田不仅让撂荒地变身“黄金地”,更构建起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体系。如今,这里的种植户户均年增收超1.8万元,金银花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小山村的花田只是静宁县特色产业版图的一角。近年来,静宁县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引擎,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以“一乡一业”为笔,在沟壑间勾勒产业振兴画卷:从金银花到苹果,从中药材到杂粮种植,土地的潜能被重新激活,而农民手中的采摘篓,正化作盛满希望的“金钥匙”,叩开乡村振兴的大门。

  通讯员 李芳艳 杜晓科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胡昌升在全省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全省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了这些!
  • 文县:古渡新生走出乡村振兴新途径 文县:古渡新生走出乡村振兴新途径
  •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兰州石化用“三导师制”让两代人成为“成长合伙人”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兰州石化用“三导师制”让两代人成为“成长合伙人”
  • “黄河之滨特优品牌”团队走访企业 共话品牌发展之道 “黄河之滨特优品牌”团队走访企业 共话品牌发展之道
  • “黄河之滨特优品牌”申报初审26个品牌脱颖而出 “黄河之滨特优品牌”申报初审26个品牌脱颖而出
  • 图解|胡昌升在全省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全省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了这些!
  • 兰州市教科所深度评析2025年中考试卷 兰州市教科所深度评析2025年中考试卷
  • 兰州社区医疗服务跑出便民加速度 兰州社区医疗服务跑出便民加速度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祁连山下是我家】第八届中国有机大会
2   祁连山下是我家 | 肃南:裕固青年归乡
3   张掖高台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10项
4   图解|胡昌升在全省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
5   文县:古渡新生走出乡村振兴新途径
6   华亭:“畜”势腾飞兴“牛”业 政策助
7   崇信:养好“致富牛”走实产业振兴路
8   庄浪:文旅交融 点绿成金绘振兴
9   临泽: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10   玉门:小小西兰花漂洋过海闯出“国际范
11   漳县:乡村旅游赋能 点亮振兴新图景
12   【中央媒体看甘肃】减少浪费,餐饮行业
13   央媒看甘肃|长在戈壁大漠的绿色蔬菜38
14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启动河西走廊国
15   【中央媒体看甘肃】50年援外接力!第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