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华亭:绿色转型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5-05-06 11:2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春日,行走在华亭市砚峡乡的青山绿水间,连片的独活苗随风摇曳。林麝养殖场内工作人员正精心照料着“麝宝”,一幅生态与经济交融的产业发展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从“煤乡黑金”到“生态绿金”,这个曾以煤炭为支柱的陇东小镇,正以绿色产业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作为传统煤炭产区,砚峡乡曾长期面临“一煤独大”的产业困境。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乡党委、政府果断按下“转型键”,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中药材产业与林麝特色养殖双轮驱动体系。依托年均降水600毫米的湿润气候和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滋养,全乡通过“种源统供-技术指导-保底回收”产业闭环,将中药材亩均收益提升至数千元,打造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在韩河村药材种植基地,标准化种植技术正改写着传统农业格局。通过“起垄覆膜+测土配方”技术,独活亩产突破1000公斤,较传统种植提升30%效益。除了“本土明星”独活,砚峡乡还学习先进经验,引进艾草种植,破解“非主产”瓶颈,为农户打开增收新通道。

  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亚飞介绍说:“我们中药材种植实行的是‘企业供苗-农户种植-保底回收’的联农机制,与北京同仁堂、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从育苗到加工全程技术护航,为合作社、农户提供了坚实保障。”  

  林麝养殖堪称砚峡乡转型发展的“金字招牌”。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分泌的麝香素有“软黄金”之称,每克市场价值超500元。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砚峡乡创新采用“产学研中心+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吸引合作社、养殖户加入养殖。目前全乡存栏林麝达1300余只,每头成年公麝年产麝香约20克,通过北京同仁堂定向收购,单克售价突破500元,麝香年产值达600余万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活体经济”。

  “土地流转有租金、进场务工有薪金、代养分成有股金。”东沟社区党支部书记算起增收账,“在养殖场当饲养员月薪35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年收入超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带动10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真正实现“守着家门奔小康”。以特色产业提质增优为路径,砚峡乡正通过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

  “过去挖煤一身灰,如今种药四季香,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曾经的“煤乡”群众,如今“放下铁锹握起药锄”,在绿色转型中尝到甜头。

  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崛起”,砚峡乡的转型之路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只要找准生态与经济的结合点,传统资源型地区也能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如今,这片曾经因煤而兴的土地,正以“小草药”“软黄金”为笔,在陇东高原上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通讯员 张小兵 林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空中卫士”出鞘!兰州警航织密立体守护网 “空中卫士”出鞘!兰州警航织密立体守护网
  • 甘肃省依托广交会平台助推陇原特色农产品出海让“甘味”走向世界香飘全球 甘肃省依托广交会平台助推陇原特色农产品出海让“甘味”走向世界香飘全球
  • 新汽车东站开通往返中川机场巴士线路 新汽车东站开通往返中川机场巴士线路
  • AI视频海报|立夏:荷尖初露角 夏意轻轻绕 AI视频海报|立夏:荷尖初露角 夏意轻轻绕
  • 五一假期 凉州记忆民俗展览馆游人如织 五一假期 凉州记忆民俗展览馆游人如织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空中卫士”出鞘!兰州警航织密立体守
2   “五一”假期渭源文旅人气旺
3   定西市举办“智享车生活·乐游定西行”
4   踏遍千山寻文脉:定西文物普查解码黄土
5   让马家窑文化在创新中“舞”起来
6   汪尚学检查调度“五一”假期工作
7   甘肃省依托广交会平台助推陇原特色农产
8   新汽车东站开通往返中川机场巴士线路
9   金昌市举办《保密法》知识竞赛
10   金川机场全力护航旅客“五一”出行
11   金昌市“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会议召
12   “五一”假期“夜经济”升温为金昌市城
13   金昌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暨社会工作部长
14   未来一周甘肃仍多大风沙尘天气 全省大
15   兰马鸣枪在即! 多场系列群体展演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