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讲堂

渭源:“小地膜”铺就“大民生”

25-04-29 11:40 来源:甘肃农民报 编辑:王如

原标题:渭源:“小地膜”铺就“大民生”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富平 王亚雄

近年来,渭源县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绿色农业发展融合,积极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通过“购三补一”和“以旧换新”双向发力破解“白色污染”难题,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购三补一降成本

在渭源县五竹镇鹿鸣村千亩马铃薯产业核心示范基地,种植户正操作机械抢抓农时覆膜,农机“吐”出的一条条地膜如黑色玉带,覆盖在田垄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

“我们使用的加厚高强度地膜,质量好、韧性强、可回收,而且现在‘购三补一’政策非常划算,节省了成本。”鹿鸣村马铃薯种植户高旭东掐着指头算起细账,自费购买30卷地膜,获政府奖补10卷,省下了近千元。

今年,渭源县投入576万元专项资金,围绕“科学用膜、高效回收”两大核心,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480吨,以“购三补一”政策为抓手,在全县16个乡镇推广覆膜24.06万亩,通过“真金白银”激发农户参与热情,真正实现了“增产又减负”。

“加厚膜不仅保墒、增温效果更好,回收也更方便。”五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任永阳介绍,该镇结合千亩马铃薯基地、万亩片带建设,农户自筹70.80吨、奖补23.6吨,完成铺膜1.18万亩,既提升了作物产量,又从源头减少了残留污染。

变废为宝惠民生

渭源县以“以旧换新”为突破口,构建“县统筹、乡管理、村落实”三级回收网络,在16个乡镇设立20个固定回收点,行政村配套临时堆放点,形成“群众捡拾—村级收集—乡镇转运”闭环链条。

为保障“以旧换新”工作顺利推进,渭源县安排专项资金144万元,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120吨,通过1立方米旧膜换8公斤新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以旧换新”,有效破解农田“白色污染”难题,构建起“回收即受益”的绿色闭环。

“通过‘县统筹、乡管理、村落实’三级回收网络体系,废旧农膜回收更高效。目前,全县已回收废旧农膜1.18万立方米,累计发放新地膜94.4吨。”渭源县农村能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牛启隆介绍,“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回收废旧地膜的积极性,让旧膜变废为宝,既增加了群众收益,又美化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农户减负、生态增效”三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游高峰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游高峰
  • 2025兰州马拉松公开招募百名急救跑者 2025兰州马拉松公开招募百名急救跑者
  • 甘肃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动情景体验活动 甘肃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动情景体验活动
  • 甘肃公安交警发布“两公布一提示” 甘肃公安交警发布“两公布一提示”
  •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 甘肃省安委会发布“五一”期间安全风险提示 甘肃省安委会发布“五一”期间安全风险提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天水市多举措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2   天水市三县扶贫志、全面小康志通过终审
3   天水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4   天水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5   天水市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扩大)
6   “龙城使命·2025”天水市抗震救灾实战
7   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召开
8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9   “五一”假期 甘肃天气大部以多云或晴
10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11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12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
13   平凉:“数字乡村”赋能振兴图景
14   平凉市“甘味”品牌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
15   嘉峪关市代表队在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