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静宁:牛产业“犇”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25-04-29 11: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近年来,静宁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明确发展路径,把肉牛养殖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引擎”,通过引进良种、创新养殖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大力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带领群众奔向“牛日子”,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走进该县古城镇老庄村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养殖场地,一头头毛色油亮、体格健壮的肉牛,或悠闲地咀嚼着草料,或自在地踱步,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添草喂牛。合作社的饲草储存区内,成捆的饲草和饲料码放得整整齐齐,处处展现出产业兴旺的蓬勃景象。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养牛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未来,我们合作社打算扩大养牛规模,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说道。

据了解,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当地借鉴该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村级闲置土地,推广“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养牛模式,并实行补助建棚、贷款养牛、补母奖犊的奖励机制。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散养肉牛提供购销服务,还带动养殖户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老庄村养殖户司福强便是典型例子,在合作社带动下,其养殖技术日趋成熟,规模持续扩大。

古城镇老庄村养殖示范户司福强说:“我养牛已经10年了,目前养了70头,养的品种是西门塔尔、夏洛莱、平凉红牛,刚开始就摸索着养,经过合作社的培训,现在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收入也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古城镇依托良好的饲草种植条件和传统养牛技术,在各村健全完善1个龙头养殖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配套建成1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1处饲草加工和机械配送服务中心,以及1个饲草配送站。这一模式有效推动了养牛产业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畜”势勃发,“牛”劲十足。多年来,静宁县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导向并重,聚焦市场拓展与品牌营销,持续推动畜牧产业链延伸,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勾勒出“牛气冲天”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通讯员 李丹雄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游高峰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游高峰
  • 2025兰州马拉松公开招募百名急救跑者 2025兰州马拉松公开招募百名急救跑者
  • 甘肃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动情景体验活动 甘肃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动情景体验活动
  • 甘肃公安交警发布“两公布一提示” 甘肃公安交警发布“两公布一提示”
  •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 甘肃省安委会发布“五一”期间安全风险提示 甘肃省安委会发布“五一”期间安全风险提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天水市多举措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2   天水市三县扶贫志、全面小康志通过终审
3   天水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4   天水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5   天水市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扩大)
6   “龙城使命·2025”天水市抗震救灾实战
7   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召开
8   陇拍客|黑颈鹤定居祁连山保护区
9   “五一”假期 甘肃天气大部以多云或晴
10   点赞!庆阳站上演4分钟生命接力
11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12   兰州市以高质量综合服务迎接“五一”旅
13   平凉:“数字乡村”赋能振兴图景
14   平凉市“甘味”品牌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
15   嘉峪关市代表队在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