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黄芪种植点亮致富新希望
原标题:通渭:黄芪种植点亮致富新希望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包雪瑞 魏国江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眼下,正值中药材黄芪种植的黄金时期。在通渭县鸡川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种植黄芪的忙碌身影,一派春耕繁忙景象正加快着黄芪种植和致富增收的脚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耕图”。
近日的几场春雨滋润了广袤沃野,鸡川镇许堡村的黄芪育苗基地,数十名农户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挖、整理黄芪种苗。
“我自己的活干完后,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1万元。只要你想,天天都有活干。”许堡村村民张小元说,黄芪种植不仅让合作社、种植大户见到了效益,也有效带动当地群众通过务工增收致富。
一边挖苗,一边种植。在许堡村另一块黄芪集中种植点上,栽药机来回穿梭,村民们坐在机械后座中间的框槽里,麻利地将一根根培育好的黄芪苗顺着机械播种口快速下种,田间地头弥漫着沁人的药香。
“我们合作社今年是第二年种植黄芪,去年种植了200多亩黄芪,50亩育苗,今年打算种植500亩,100亩育苗,这几天墒情比较好,我们正赶着种植,准备在半个月之内完成种植。”通渭县农裕福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张睿军说,通过去年的育苗,如今有了经验还节省了成本,打算扩大黄芪种植规模。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旺、村民富。在田间地头,有一个身影格外忙碌。已经有着30年中药材种植经验的许堡村种植大户南福元,跟在机械后面忙着覆平沟渠和指导种植。“我已经种植了30年的药材,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药材种植比其他作物效益好,在合作社我主要是对黄芪种植的稠稀、施肥、病虫害等做一些管理。”谈起黄芪种植,南福元说得头头是道,他自己种了七八十亩的党参和黄芪,今年合作社将他聘为技术员,他打心眼里高兴。
据鸡川镇镇长牛珽新介绍,按照“主推技术、群众参与”的基本思路,鸡川镇在四合村创建了1600亩党参、黄芪核心示范基地。同时,在全镇范围内落实党参黄芪种植任务6500亩(黄芪5700亩、党参800亩),黄芪涉及合作社14个2700亩,散户509户3000亩;党参涉及135户800亩,预计人均增收3500元。中药材种植已然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通渭县把黄芪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又一特色产业来培育,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项目支持,建设加工车间,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发展黄芪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新格局。2024年,全县计划种植黄芪15万亩,其中种苗种植1万亩、大田种植14万亩,打造千亩以上黄芪示范点35个6.5万亩,持续巩固中药材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新闻
- 2024-04-07庆阳市华池县:产业绿起来 群众富起来
- 2024-04-07天水市秦安县桃花会将于4月12日开幕
- 2024-04-07平凉市庄浪县:深耕细作薯产业
- 2024-03-26陇南宕昌:抢抓农时忙耕作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