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乡村蝶变展新颜——平凉市庄浪县通化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掠影

23-11-15 09:4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冯睿栋

  原标题:乡村蝶变展新颜

  ——庄浪县通化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掠影

  美丽如画的通化镇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陈堡村陌上花海

  通化镇平凉红牛规模化养殖基地

  □ 刘 峰 宋昱凡 魏 皓

  一条条乡间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个个蓬勃兴旺的特色产业风生水起……走进庄浪县通化镇,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通化镇坚持“产业富镇、生态立镇、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以“牛、薯、劳”为主导,“药、草、游”全面发展的地域特色产业不断扩容提质,全力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镇、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示范镇、农文旅融合休闲康养特色镇,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振兴路上“牛”劲足

  通化镇借力全县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在养殖业上做文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同步推进,紧紧抓住“牛”鼻子,大力发展“牛”经济,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过上“牛”日子。

  通化镇以“企业带动、大户养殖、农户散养”的模式,规范运营新后庄、梁河2个规模养殖场,扶持培育养牛企业1家、百头养牛场6家,发展养牛合作社44家,养殖大户127户,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8000多头,出栏3100多头。在新后庄、梁河、刘善等村建成饲草基地5处3000多亩,带动全镇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万多亩,建成饲草梁河村收购加工厂一处,形成“养种收贮一体化”牛产业发展联结机制。

  2023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康安畜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畜光互补、土地集约、种养结合、粪肥加工、订单销售”的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思路,采取“上光下养”“光畜互补”模式进行建设,建成标准化繁育舍3栋、育肥舍3栋,养殖平凉红牛1000多头,在养殖厂房屋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肉牛规模化发展,公司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饲草种植,同时带动周边村农户种植饲草2000多亩,年加工青贮2万吨,带动群众增收。

  公司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为目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秸秆回收、土地流转、品种改良、肉牛回收、劳务用工、技能培训等形式,带动农户参与肉牛养殖致富。“公司全面运营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间接带动当地群众通过零散养殖、务工,资金及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增收。”康安畜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麦化说。

  振兴路上“薯”光明

  近日,通化镇的土豆迎来了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一台台拖拉机正在进行机械化作业,隆隆的发动机声成了丰收时节的最强音。随着机器从垅上经过,土豆被飞快地翻出了土壤,成排铺在地面,村民捡拾、装袋,刚出土的土豆圆润饱满,按照大小和品质分类装袋,一筐筐、一袋袋、一车车鲜嫩的土豆映衬着老百姓开心的笑容,田间地头绽放出产业丰收的“薯光”。

  一年好光景,莫过于“丰收”时节最抚农民心。种植户在忙活的同时,心里美滋滋地打着“丰收”的算盘。“今年天气不稳定,收成会比去年有所减少,但市场价格比去年有回升,每斤能卖到0.8元左右。从已经开挖的几块田来看,1亩地大概可以挖3000斤马铃薯,每亩地能卖到2400元左右。”通化镇通边村马铃薯种植户陈国平说。

  通化镇依托地处关山林缘区繁育种薯的独特优势,年初提出了“种薯+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行“党组织+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在示范点建设上充分发挥县农发公司抓总、村级党组织引领、种植合作社具体经营、县乡农技服务队指导跟进职能作用,农户通过土地、农机、劳务等方式入社入股全覆盖。采取“三破五统”(打破村界、社界、户界限制,统一覆膜、统一调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措施。同时,合作社优先将在家、有劳动力的农户全部纳入,引导其以劳务入股,保障了分红收益。

  通化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马铃薯产业关键环节,以产业链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加强政策协同,强化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保障。今年,全镇共种植马铃薯面积1.2万亩,其中规划连片种植面积6000亩,全镇总产值预计达到3000万元左右。“近两年,通化镇着力在马铃薯产业特色化、现代化等方面下功夫,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既让村民‘田间丰收’,又让村民‘钱袋子丰收’的富民产业。”通化镇镇长何玉柱说。

  振兴路上“靓”生态

  一条路、一面墙、一间屋……这些看似平常的基础设施,在通化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热潮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日来,通化镇围绕“改”字塑风貌,“治”字提内涵,通过“改旧貌、精提升”,扮靓乡村底色,一幅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在通化大地徐徐展开。

  过去的陈堡村,路边杂草丛生,村里随处可见乱丢的垃圾,房前屋后也堆满了垃圾,没有硬化路,没有资金,没有产业,甚至连手机信号都难寻。近年来,该镇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原则,让拆违治乱、乱堆乱放产生的废旧砖瓦、砂石废料及房前屋后堆放多年的木柴、石条、瓦罐等废旧物,在扮靓乡村中都有了“用武之地”。利用新陈公路拓宽改造的废土、废弃石料,填埋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主题文化公园,在原有的白杨树下用废弃的石料建成了一处处休憩的石桌石凳供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器材摆放有序,孝道传统的雕塑、廉政文化长廊、乡风文明的文化墙等无处不体现着通化镇党委、镇政府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决心。同时,秉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原则,在镇域各公路沿线栽植速生柳、樱花等风景树,种植马鞭草、八瓣梅、万寿菊等观赏性花卉,扮靓新陈公路旅游风情大道颜值,努力打造花红柳绿、绿色生态的旅游长廊。

  振兴路上“药”先行

  通化镇地处关山林缘区,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群众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为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按照全县中医中药产业链发展思路和规划布局,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引进链主企业,全镇种植中药材4300多亩,主要有大黄、独活、丹参、柴胡、黄芪等。积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广大群众开辟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径。

  依托区位、气候等天然资源优势,通化镇按照区域化、基地化发展思路,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积极引进甘肃百富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大田+苗床+滴灌”技术,建成千亩中药材育苗基地1处,以基地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口,宣传动员关山林缘区5村采取合作社集中示范与农户分散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处2060亩,带动全镇种植中药材4300多亩,有力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群众产业收入和务工收入。

  振兴路上“花”绽放

  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走进通化镇陈堡村,依然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新建的农家乐里欢声笑语、美食飘香。游人们或三五成群、拍照打卡,或拾级而上、惬意散步,村庄农舍、田间小路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诗意画卷。

  依托陈堡村地处关山林缘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通化镇按照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山、水、田、林、文”等特色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振兴等要素,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优质乡村旅游,将陈堡村建设成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这里自然环境好,和家人来这里就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乡村之美。”来自静宁的游客李娜说。

  穷山沟里能搞起旅游,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和振兴。在通化镇,一项项“量身定制”的特色旅游产业慢慢产生了效益,一个个关乎民生的短板逐渐被补齐。“经过几年的发展,陈堡村建成商业小吃一条街,依山建成集水车公园、百草园、乡村记忆园、农耕体验园、古堡军事园为一体的原生态民俗体验园一处。引进农家乐一家,带动发展旅游商店四家,农家乐小吃门店8家、小吃摊点30余家,发展手工编织帮扶车间一家,全方位带动群众增收。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停车场收费、采摘园租赁、房屋出租等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通化镇陈堡村党支部书记魏皓说。

  今年,通化镇积极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关山人家”农家乐及康养小吃园。并引进陈家洞文化旅游公司负责农家乐的运营,村里成立合作社负责景区基础建设、土地流转、劳动力入股,解决了60余户农户就地务工就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五小产业,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15万余元的收益,真正实现了“村企联建、社企联营、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

  “修建农家乐,给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带来了上班的机会。现在我一个月收入2600元左右,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在上班的同时,还能抽空帮家里干农活儿。”通化镇陈堡村村民何瑞红激动地说。

  “通化镇紧扣全县‘生态梯田、大美关山、人文庄浪’旅游品牌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积极挖掘整合山、水、林、田、路、文等自然要素。突出生态康养和文旅融合主题,变村庄为景点、农舍为农家乐、村民为产业工人,高标准编制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一路一街一园一基地’的总体布局,为助力乡村振兴绘制了发展蓝图。”通化镇党委书记赵宝贵说。

  通化大道势如虹,振兴路上踏歌行。产业兴旺正“领航”乡村振兴,“强富美”的乡村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如今,诗画般山水不断擦亮当地生态品牌,绿水青山已成为“金名片”与“聚宝盆”,一幅乡村美、生态好、环境优、产业兴的崭新绿色画卷在通化大地上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守护一城温暖 守护一城温暖
  • 甘肃省推出22条措施培育旅游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甘肃省推出22条措施培育旅游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 居民家里暖和了 干群关系“热乎了” 居民家里暖和了 干群关系“热乎了”
  • 甘肃省大部有小到中雪 山区局地暴雪 甘肃省大部有小到中雪 山区局地暴雪
  • 了解风险 了解应对 2型糖尿病预防指导意见来了 了解风险 了解应对 2型糖尿病预防指导意见来了
  • 生鲜灯”下月起全面禁用 肉菜“素颜”出镜 生鲜灯”下月起全面禁用 肉菜“素颜”出镜
  • 电影《吾爱敦煌》 定档11月17日 走进影院感受敦煌之美 电影《吾爱敦煌》 定档11月17日 走进影院感受敦煌之美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于2024年7月31日全面竣工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于2024年7月31日全面竣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大山深处的“夫妻档”医生
2   金昌 落实“双减”有成效 多彩活动促成
3   嘉峪关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
4   【乡村行·看振兴】让“甘味”农产品香
5   榆中:东西协作消费帮扶结硕果
6   陈得信调研全省冬季公路养护及保通保畅
7   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8   学青会摔跤赛场传喜讯 甘肃省选手衡泽
9   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三期培训班在兰
10   2023年甘肃省高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会举
11   兰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12   兰大邬大光教授获“2023年新时代中国杰
13   1月至10月 酒泉市审核备项目投资总额27
14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育才——酒泉市
15   “人防+技防”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