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临洮县:牛产业让群众 过上“牛”日子
原标题:牛产业让群众 过上“牛”日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当下,走进临洮县衙下集镇单家山村,庄前屋后,一排排牛舍整齐干净,毛色亮泽的西门塔尔牛个个膘肥体壮。在养殖大户瓦林春的牛舍里,他正在和妻子喂牛。2022年,家里的母牛又下了十只牛犊,瓦林春心里满是欢喜。
“这几年通过养牛,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年收入4万元左右。今年我打算把牛舍改建一下,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瓦林春说。
单家山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以前村民靠种植玉米、小麦、油菜为生,一年收入还不到千把元。县里考虑到单家山村有养殖牛羊的传统,就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养殖来脱贫致富。“发展养殖,资金从哪里来,谁来提供技术?一连串问题成为困扰单家山村发展养殖的拦路虎。”临洮县单家山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张利栋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县里相继出台了世行贷款项目、产业奖补及投母还犊等养殖优惠政策,点燃了单家山村通过养殖脱贫致富的希望。
“早些年,家里六口人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一次偶然的机会,县委组织部的驻村帮扶干部说西门塔尔牛经济效益很好,劝我搞养殖。政府免费给村民发放西门塔尔母牛,要求三年返还一只牛犊,五年返还一头母牛,并且母牛都上了保险。”瓦林春说,他在县里牛超市交了2000元押金,领回来一头基础母牛,悉心照顾下,第二年母牛下了三个小牛犊,当年卖牛收入达到三万元。尝到甜头的瓦林春,对生活有了盼头。
为了提高牛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单家山村驻村帮扶干部从政策宣传、养殖场建设,到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销售订单提供一对一服务,大大降低了老百姓养殖风险,增强了群众养殖肉牛的信心。
通过科学养殖,瓦林春家牛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较最初提高了48%。几年下来,瓦林春成为十里八乡最“攒劲”的养牛“达人”。
瓦万书是单家山村的致富能人,也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了让村民通过养殖过上好日子,他从外地引进68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建立富民产业种养殖合作社,为社员提供饲料、疾病防控、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服务及市场信息,带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近年来,肉牛市场一路看好,单家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看到群众养殖肉牛的热情高涨,就因势利导,把肉牛养殖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能人引领示范带动,扶持有条件的村社党员干部积极发展牛养殖。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意愿的农户签订牛犊收购、玉米秸秆收购合同,尽可能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单家山村党总支引领成立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牛存栏由最初的300余头增加到1300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算富。如今的单家村,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开启了村民发家致富的美好新生活,也助推了乡村产业繁荣发展。昔日荒凉的山村换上了青绿新颜,放眼望去,处处是整齐划一的大瓦房、小二楼,村民日子是越过越牛了。
相关新闻
- 2023-01-09酒泉市金塔县:大棚“丰”景好 消费热情高
- 2023-01-09庆阳市西峰区:特色养殖带来好“钱”景
- 2023-01-06平凉市庄浪县:温室大棚里年味渐浓
- 2023-01-06嘉峪关市:冬闲农闲人不闲 冬训“进补”正当时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