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酒泉市加快农业生产向宜机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转变
原标题:高标准农田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我市加快农业生产向宜机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转变
酒泉融媒记者 周爱玲 韩东海 通 讯 员 牛景晖
近日,在肃州区东洞镇石灰窑村,各类施工机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呈现忙碌景象。
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打破村组界限,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先流转后平整”等模式,将零碎土地集中起来,平整后再统一分配,实现小地变大地,为加快全市农业生产向宜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时省力又省钱
今年秋天,肃州区上坝镇下坝村1组村民赵国继种植的20亩制种玉米,用收割机不到1天就收割完了。他说:“以前都是零碎土地,机械进不去。现在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省时省力又省钱。”
记者从肃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去年肃州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今年肃州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总投资2亿元。
“我们通过集中流转土地、企业经营、农户自营等方式,目前建成高标准‘四化’基地10万亩,预计明年3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肃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徐世勇说。
保障粮食安全
我明年计划把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土地平整后,流转价格也上去了。”石灰窑村9组村民王则忠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为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支撑,还为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县市区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村预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300余亩。前期,我们通过和农户沟通交流、入户讲解政策等办法,使农户充分了解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土地的价值提升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石灰窑村党支部书记吴强说。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行先流转后整治的方式,集中连片建设,整乡整村推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着力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体制机制,依托国有企业和各级农投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项目投入,在全市抓好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点。
“通过高标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 2022-11-23兰州市红古区持续发展壮大特色农业 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 2022-11-23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电商+直播+农特产品”开辟酒泉市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2-11-22庆阳市镇原县 深耕肉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 2022-11-22陇南市西狭村:谱写乡村振兴“三部曲”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