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美丽乡村

武威市天祝县 塑造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

22-11-15 17: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冯睿栋

  原标题:天祝 塑造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孔庆燕

  深秋时节,天祝县63个示范村建设也迎来大“丰收”。

  在天祝县西大滩镇坝堵村,原本废弃的残垣断壁,化身为草木葳蕤的小游园;曾经异味熏天的破旧畜棚,变身为古色古香的小凉亭……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现在家家户户住进了砖瓦房,还铺设了彩色沥青路,硬化道路都通到了家门口。”提起村里的变化,西大滩镇坝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多忠感慨道。

  近日,天祝县石门镇大塘新村群众陆续搬进了新家园。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颇具特色的农家庭院,石门镇大塘新村村委会副主任祁成福心里乐开了花。

  “按照乡村建设规划,我们村的民俗餐饮等已经全部建设好,明年春天就能接待游客了。”祁成福说。

  石门镇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石门沟自然风光,将大塘新村、维芨滩村打造成天祝县400公里风情线上集餐饮、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重要黄金节点,让美丽乡村带动群众增收。

  西大滩镇和石门镇的美丽蝶变只是天祝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天祝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投资5.3亿元,在全县规划建设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

  天祝县不仅在美化村庄“面子”上下功夫,更在培育乡风文明“里子”上费心思。

  在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文化广场,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乡风文明的宣传标语。随着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开展,炭窑沟村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的陋习逐渐消失,而捐资助学、建设家乡则成为乡风文明新风尚。

  “现在不仅农村的村容村貌在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以前的丧事都是大操大办,花费很大,现在吃一碗烩菜,事就办了。”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岩茂怀说。

  在文明乡风培育上,天祝县通过制度保障、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使文明新风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随着示范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的天祝县广大乡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一个个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价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华亭:碧水蓝天绿中行 生态美景入画来 华亭:碧水蓝天绿中行 生态美景入画来
  • 共青团兰州市委、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接力 助力菜农售出50余吨蔬菜 共青团兰州市委、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接力 助力菜农售出50余吨蔬菜
  • 武山:“五大宣讲”让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武山:“五大宣讲”让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 【陇上齐心 战疫必胜】兰州市城管委干部下沉一线 全力护航人居环境清洁 【陇上齐心 战疫必胜】兰州市城管委干部下沉一线 全力护航人居环境清洁
  • 【陇拍客】张掖市甘州区首列3000吨外调玉米种子专列奔赴东北 【陇拍客】张掖市甘州区首列3000吨外调玉米种子专列奔赴东北
  • 【小康路上看老乡】华亭市:有效治理撂荒地 玉米丰收金灿灿 【小康路上看老乡】华亭市:有效治理撂荒地 玉米丰收金灿灿
  • 图解|尹弘强调: 迅速优化调整精准有效衔接 坚决把“二十条措施”落实到位 图解|尹弘强调: 迅速优化调整精准有效衔接 坚决把“二十条措施”落实到位
  • 甘肃省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定西“五式工作
2   徽县永宁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3   平凉崆峒:温室大棚种出好光景
4   泾川丰台镇:锚定目标狠抓落实 重点工
5   瓜州:壮大村集体经济 增强乡村振兴动
6   瓜州: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助力乡
7   玉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8   华亭:民生“套餐”让人民福祉成色更足
9   庄浪:废旧农膜变废为宝促“双赢”
10   康县:林下种植中药材 拓宽农民增收路
11   金塔:重整田畴织锦绣
12   华亭:碧水蓝天绿中行 生态美景入画来
13   【中央媒体看甘肃】特色产业绘就“陇上
14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技能大师:文能
15   【中央媒体看甘肃】微视频 | 焉支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