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会刊 >> 工作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智慧就业服务体系探析 ——以敦煌市为例

20-09-15 16:14 来源:敦煌市人社局 编辑:靳佩佩

  随着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快速涌现,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微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正推动着各产业、行业进行结构革新,每个人都是“微时代”的享有者和受益者,信息技术带来的沟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在引领着就业服务的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是各地人社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推动智慧就业对求职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压力,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市场的变化、企业人才战略的调整以及求职者渠道的改变不断催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变革。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新媒介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满足求职者输转需求和就业形式日趋灵活多样的现实需要,提高有效信息的达成率,真正达到人与岗位的智慧匹配,考验着各级人社部门的智慧。

  一、敦煌市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3年,甘肃省依托“金保专网”建立了全省大就业系统并在部分地区试点测试,2014年在张掖市率先运行,2015年在全省推广应用,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就业与失业管理、职业培训补贴、就业援助等单向服务,各地能够通过系统掌握新增就业人数、劳务输转人数和失业人数等各类报表数据。2016年,敦煌市人社局开通“敦煌人社”微信公众号,每月4期推送内容中包含一篇就业用工信息,供求职者查看,并在小菜单中添加就业创业板块,动态更新全市就业用工信息。2017年,敦煌市人社局依托政府网站开通子站,建立招聘用工栏目,根据就业部门收集到的企业用工信息,每周更新发布岗位信息。2020年,就业部门与“敦煌在线”APP合作,通过固定账号动态发布用工信息和求职信息,定期推送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从就业用工信息发布的渠道来看,敦煌市就业信息化建设历经7年,信息发布的横向渠道在不断拓宽,但信息纵向推送的精准问题亟待解决,要达到智慧就业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存在的问题

  新冠疫情发生后,所有线下就业服务转到线上,暴露出了基层就业服务存在的短板,线上服务不智能、不高效、不全面的问题普遍存在,人社系统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智慧就业的现实需要。

  1.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根据智联招聘——艾媒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新冠疫情对企业招聘渠道内推、社交渠道、招聘网站等无需面对面交流的招聘渠道使用比例增加,其中招聘网站是企业招聘人才的最主要的渠道,占比达37.2%。

  目前,全省14个市州依托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建立了人才市场分站,各市州通过开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立了招聘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基本实现了信息实时发布和搜索的功能。但各县市自有的信息发布平台并未完全建立,也未与省、市人才市场共享数据。以敦煌市为例,全市能够发布招聘用工信息的媒体和平台有很多,但除了58同城、BOSS直聘等平台外,没有一个平台能够实现搜索职位的功能,智能匹配的功能更无从谈起。

  2.信息发布不及时。随着移动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渠道已经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目前人社部门发布招聘用工信息的方式,还是传统的“收集—统计—发布”的模式,待收集的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时才集中对外发布,无法做到实时滚动发布。根据统计,敦煌人社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9400余人,用工信息的浏览量平均在1200次,当发布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等相关的信息后,信息的阅读量当日可达到5000余次,受限于服务号每月仅能发布4期内容的功能,部分招聘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与之相反,人社部门网站虽可实现用工信息实时发布,但发布信息平均点击量均在100次以下,网站的点击量低、阅读人数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用工信息的知晓度。

  3.信息推送的精准度不够。当前的就业服务主要以信息推送为主,现有的信息化手段,都是企业和求职者登记、人社部门发布,求职者和企业需通过主动关注微信公众号和自主点击网站获取信息,无法利用大数据通过求职者填写的信息和历史访问情况进行推算和判断,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

  4.人职匹配度不高。一方面,全市人力资源数据库并未完全建立,部分劳动力资源信息不全、情况不明,企业无法自主从人力资源数据库筛选想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反馈行业变化和人才需求不及时,招聘岗位描述不清,无法实现就业供需的精准智能匹配。

  三、实现智慧就业需打造“就业生态共同体”         

  “就业生态共同体”是由浙江树人大学副教授杨礼雕在2019年度浙江省哲社科学规划课题中提出的,就是基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形成由“政府、企业、求职者”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互动式合作伙伴。

  就业的“智慧”不应仅仅体现在招聘一个环节,局限于有效信息的推送,而是要开展更具个性、更加全程化的服务。通过构建“就业生态共同体”,实现就业资源配置最大化,打造智慧就业的新常态。

  一要转变服务理念,调整服务模式。就业指导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就业进行管理,要将“管理+服务”模式调整为“服务+指导+管理”模式,真正将服务放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首位,放下架子,摆正位置,全方位地为求职者、企业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拓宽工作思路,树立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不仅要提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组织现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共性服务,更要提供一定的个性服务,如就业资源、精准帮扶等。只有站在服务的理念下,才能真正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就业供需。参考各地人力资源市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研发微信小程序,或在微信公众号开辟求职招聘智慧系统,建立就业市场、就业管理、就业调查、就业指导、档案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归集个人的教育程度、技能水平、求职意向、期望薪酬等,形成“个人电子档案袋”;另一方面,归集企业的用工记录、职位空缺、承诺薪酬、劳动保护等内容,形成“企业用工电子档案袋”,将平面零散的海量数据整合处理为立体丰富的有效信息,实现信息的查询、分析和甄选功能。开展数据关联分析,综合分析个人、企业电子档案袋运行轨迹,利用大数据、信息智能挖掘等技术,将求职者岗位胜任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实现供需双方信息的双向精准推送。打造“云招聘”“云指导”“云服务”等精准化信息服务矩阵,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权威渠道和手机短息等针对性渠道以及微信朋友圈、QQ群等关系链,打通用人单位招聘和求职者就业信息精准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三要多元参与,拓宽信息输出机制。智慧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就业服务各个资源要素由原有的独立状态整合成有机整体,需要依靠人社部门的力量,还必须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要探索形成“政府—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多方参与的信息开放、整合和共享机制,协同求职者、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建立可以互通的职能终端,主动打造“互联网+”新就业形态,真正构建起就业市场供需衔接机制,实现人与职场、环境的智能化对接,不断推动服务手段更新和就业质量的提高,让就业服务高效便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在兰州启动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在兰州启动
  • ETC用户注意!持续100天 放送370万元 甘肃高速助力精准扶贫百日有奖通行活动启动 ETC用户注意!持续100天 放送370万元 甘肃高速助力精准扶贫百日有奖通行活动启动
  • 2020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启动(图) 2020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启动(图)
  •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5日启幕(图)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5日启幕(图)
  • “自考”社会型考生毕业证初审时间确定 “自考”社会型考生毕业证初审时间确定
  • 中川机场-兰州市区 民航巴士新增设站点 中川机场-兰州市区 民航巴士新增设站点
  • 甘肃省8市县入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名单 甘肃省8市县入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名单
  • 快打开看,你有一个甘货超级福利!转发分享! 快打开看,你有一个甘货超级福利!转发分享!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陇南武都“5+1”监督模式推动乡镇财政
2   陇南市3单位荣获“全省体育扶贫工作先
3   陇南市发出倡议 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
4   警方通报“专坑游客公厕”:涉嫌强迫交
5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
6   ETC用户注意!持续100天 放送370万元
7   2020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
8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5日
9   “自考”社会型考生毕业证初审时间确定
10   中川机场-兰州市区 民航巴士新增设站点
11   甘肃省8市县入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
12   快打开看,你有一个甘货超级福利!转发
13   甘肃省人民医院成为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
14   甘肃省金融监管局第一督导组督导我市金
15   【2020网络安全周·校园日】“战”套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