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人物

戈壁滩上的“追光者”——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占兵

2025-06-11 15:1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工作中的张占兵

  6月6日凌晨2时,在酒泉金塔县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轰鸣声震耳欲聋。57岁的电气工程师张占兵半躺在潮湿的地板上,手持测温仪,在电路板上来回扫描。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锁定了故障点—— 一处仅2毫米的线路虚接。“找到了!”他沙哑着声音激动地喊道。

  1986年,17岁的张占兵走进金塔县糖厂。面对复杂的机器设备,他深知只有苦学才能入门。白天,他寸步不离跟着师傅调试设备;夜晚,他在宿舍挑灯研读《机械原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参数和维修心得。1992年,他远赴吉林学习板框过滤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创新方法将28组控制参数编成顺口溜,最终让生产效率提升30%。1996年,他到内蒙古轻工学校深造,通宵做PLC编程实验,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掌握硬核技术的行家里手。

  张占兵是出了名的爱钻研,尤其擅长攻克生产、质量方面的瓶颈问题,被同事们称为攻坚克难“专业户”。2017年,公司新上甜菊糖生产线,酸碱加注总是出错。他连续几天不眠不休,反复琢磨研究,最终研发出模糊控制配比系统,将精度提升到0.5%,产品合格率跃升至99.6%。

  “不能让老外‘卡脖子’!”2018年,原设备厂家核心配件断供,外商趁机坐地起价。张占兵心急如焚,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经过无数次测试论证,成功完成32项配件国产化改造,为企业节约外汇300万美元。有人说他“爱折腾”,他却笑着回应:“折腾才能出活力,咱金塔的产业就得在折腾中变强!”

  2000年,公司引进价值3000万元的意大利“洋设备”,全英文操作手册让所有人犯了难。张占兵带着团队白天查阅资料,晚上熬夜查字典翻译,饿了啃馒头,困了就睡在车间。最终,项目如期完成。2004年,杀菌工段柱塞泵突发故障,外方专家断言必须更换主板。张占兵连夜绘制逻辑图、检测信号,发现是编码器干扰问题。他立即改装双屏蔽电缆、编写滤波程序,仅用48小时就让设备重新运转。对此,外方工程师不禁赞叹:“中国工人真厉害!”

  2005年,在另一个项目建设中,张占兵凭借多年经验,修正了外方12处设计缺陷,让项目提前15天投产。生产期间,他通过优化参数,使吨产品能耗降低18%。面对大家给其“胆子大”的评价,他坚定地说:“针对技术壁垒,党员就得冲在前,这也是咱金塔人不服输的骨气。”

  39年来,张占兵主导技术改造58项、申请专利12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形成浓厚的技术创新氛围,员工累计提出技改建议300余项,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

  为确保车间正常运转,张占兵总是主动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他说:“看到番茄酱、甜菊糖成了乡亲们的‘红色引擎’和‘甜蜜产业’,看到企业蒸蒸日上,再苦再累都值了。”

  2025年4月28日,张占兵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面对这份至高荣誉,他只是低调地挥挥手:“我只是做了一名工人该做的事。”

  从青涩学徒到技术骨干,这位扎根戈壁滩39载的“电路追光者”,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 卢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慧霞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