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伏羲

【古韵甘肃】天水伏羲祭典溯源

23-06-20 09:2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余守萱

  原标题:【古韵甘肃】

  天水伏羲祭典溯源

  伏羲庙牌坊和宫门

  伏羲庙仪门

  伏羲庙先天殿

  演员们在2021(辛丑)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

  天水市伏羲城(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刘玉璞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文化创造包括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造甲历、制嫁娶、创礼乐、设九部、制九针、立占筮……这些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奠定了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创始人、中华民族早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先驱及社会制度奠基者的地位。

  天水是伏羲氏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最早能追溯到先秦时期,秦人在渭水之畔以“三牲”太牢之礼祭祀伏羲,并通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祭祀礼仪。目前,天水伏羲庙祭祀伏羲活动主要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说,民祭的祭祀礼仪是效仿于明清的官祭,而公祭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天水伏羲庙建筑格局等因素,重新制定的新的祭祖礼仪。天水祭祀伏羲礼仪的形成过程及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祭祀时间

  史载,历史上祭祀伏羲自秦人始。约2800年前,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设鄜畤,即为祭祀伏羲而专设之祠。祭祀时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只称为三牢。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设密畤于渭南,祭青帝”“用三百牢于畤,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秦统一全国之前,共设八畤以祭天神,专祭伏羲之畤有两处,其地点都在今陕西关中一带。可见发迹于天水,在关中发展壮大的秦人对伏羲是非常敬仰的。

  西汉时期定太昊伏羲为春帝,句芒为春神,在立春之日一起祭祀,所以时间大致在春。唐代确定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祭祀三皇,金、元两代天水地区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来祭祀。明中期将时间改为仲春和仲秋,即二月和八月,所以天水卦台山和秦州伏羲庙都是在二月三和八月三祭拜伏羲。

  清初沿袭明代规制,但祭祀活动日渐转衰,时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清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申报甘肃布政使,请求恢复明代祭祀礼制,但未得批准。由于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的日子,因而天水伏羲庙祭祀伏羲由原来一年两度变更为每年正月十六祭祀伏羲。

  1988年,时值农历龙年,相传农历五月十三为龙的生日,伏羲又为龙祖,天水市政府遂将公祭大典的日期定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公祭大典偶尔也在公历7月、8月举办,比如2005年和2006年,都是在7月3日举办。2007年,由天水市博物馆提出申请,建议将每年大典时间确定在夏至日,同时为便于官方和海外人士铭记祭祖日期,当年夏至日是公历6月22日,上报甘肃省政府获批以后,天水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时间正式定为每年公历6月22日。

  祭祀告文、榜文、祭文

  告文是在祭祖时,先行的一个程序。从明嘉靖时期开始,祭祖前对外出榜告示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伟大功绩,唤起广大民众对先祖的怀念之情。榜文是祭祖典礼的固定程序。昭示榜文是告慰羲皇,赞誉其伟大功德,表达后世怀念之情。目前,告文、榜文的内容形式稍有变化,而且只在民祭时展示。

  天水伏羲庙在明代建成之后,长期的祭祀活动基本都属于官方祭祀,所以祭文一直是由官方撰写。起初在明嘉靖年间,朝廷礼部向天水伏羲庙颁发了《太昊庙祭文》,作为官祭时标准模板,由地方代表朝廷祭拜。清代以后虽然逐渐废除官祭,但当地官府还是参与其中。1988年,天水首届公祭伏羲大典祭文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撰写,之后历年大典祭文都是知名学者撰写,政府审定。2005年随着公祭大典由甘肃省政府主办,祭文也开始由甘肃省政府审定,省长现场恭读。民间祭祀的祭文则是由天水市博物馆撰写审定。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大家了解伏羲文化的内涵,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文,并编印祭文集,迄今已连续征集7年,参与撰写、投稿的人数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伏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祭祀仪程

  天水伏羲庙创建初期,官方祭祀程序较为简单。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陕西监察御史张鹏、秦州知州黄仕隆主持制定了天水伏羲庙祭祀大典礼乐制度,张鹏亲作《太昊庙祀乐章》,祭祀程序开始规范完备。之后,回乡的天水籍朝廷大员胡缵宗又根据祭祀的七个程序撰写《太昊庙乐章》,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瘗》等词典之乐,从而进一步细化了祭祀程序,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时期天水伏羲庙的祭祀程序依次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瘗七部分。具体祭祀程序为:祭日前发告文,祭日时满院仪仗威列、龙旗飘扬,参祭官员身着朝服、整冠恭立,待吉时一到,号令三匝,炮鸣九响,随之出榜文、迎神,迎神后行三献礼,三献礼毕后,祭祖大典开始。主祭官恭读祝文,主祭、陪祭、民众依次参拜,而后城乡民众开始敬奉香火、祈祷平安。临暮时分彻馔,最后望瘗送神,祭祀典礼结束。这种祭祀程序在之后的春秋两祭中都是沿用的,直到明代后期改为一祭三日,即一迎神、二大典、三送神。

  清代礼仪缩减,民国时期更是大不如前,但春祭一直作为官祭延续,所以祭祖程序仍是完备的。农历正月十五出榜迎神;正月十六零时正祭大典,其间礼炮九响,屠宰乌牛、白马、猪三牲献血,盥洗后将三牲首供于香案,再敬献蔬果、饼羹、肴馐、清茶、美酒等祭品。正祭典礼主要为主祭、陪祭依次列香案前醒香、上香、稳香、进爵、三奠酒,恭读祭文,行三拜九叩之礼。祭祀典礼结束后民众敬香。下午焚榜送神,将榜文焚于伏羲庙先天殿焚炉内,最后将所焚之灰撒入藉河,祭祀结束。秋祭从清中期以后成为民祭,故而祭礼相对简约。

  1988年公祭活动恢复后,参考传统祭祖程序,采用了新的祭祀程序。即为:公祭开始,鸣炮13响(代表13亿华夏儿女共祭),击鼓鸣钟,主祭人恭读祭文,敬献祭品,敬献花篮,瞻仰圣像,行鞠躬礼,乐舞表演。结束后群众祭拜,整个大典仪程都是在天水伏羲庙院内举行。

  2005年,伏羲庙门前修建了一万平方米的祭祀广场,同时大典又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祭祀仪程变更为六项内容:第一项,全体肃立、奏乐;第二项,击鼓鸣钟(击鼓34咚,象征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中华儿女共祭伏羲;鸣钟9响,代表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第三项,恭读祭文;第四项,乐舞告祭;第五项,敬献花篮;第六项,瞻仰圣像,行三鞠躬礼。仪程结束后,全城百姓入庙祭拜。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每年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形成省部共办规格。2014年,海峡两岸实现首次共祭,现已连续举办了8年,在台湾各个阶层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规格的不断升高,通过十几年的改进,逐渐形成了目前公祭大典的固定仪程:第一项,全体肃立、起乐;第二项,击鼓鸣钟;第三项,恭读祭文;第四项,鞠躬敬祭;第五项,乐舞告祭;第六项,敬献花篮、谒庙拜祖。

  祭祀供品及器物

  秦人用骝驹(黑尾巴的红马)、黄牛、羊(公羊)各一只,也就是“三牲”太牢祭祀。

  唐代用羊、猪“两牲”少牢。

  宋代开始确定用猪、牛、羊“三牲”太牢。

  明代沿袭前制,据《明史·礼志》和胡缵宗《太昊庙乐章》所述,祭祀时案上摆列:灯、笾豆(盛果实、干肉的竹编食器)、俎、簋、爵、尊等,分别盛放肉类、饼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美酒等,还有玉石、金帛等物。

  清代祭器和供品比较简单,但是太牢改为乌牛、白马、黑猪三牲。

  民国时期只有逢特殊年份的时候才有太牢、祭品等。

  1988年,民祭和公祭恢复后,民祭以黑猪、献饭为主。公祭则只敬献鲜花、果品、面点。

  2003年,公祭、民祭都恢复了猪、牛、羊三牲太牢之礼。

  2006年,祭祀广场增加九鼎八簋,祭祀伏羲并沿用至今。先天殿内增设祭祖俎案、青铜编钟、石磬等祭祀器物。

  2013年,天水市博物馆设计制作了敬献太牢的食箩、祭祀专用道具雕漆“八卦盘”“五福盘”;伏羲庙中院新增祭祀蜡台、香炉。

  2015年,设计制作了红木祭祀供桌。

  2016年,设计制作了春祭、秋祭专用服饰,以及祭祀专用仪仗队服饰。

  2017年,设计制作了祭祀专用八卦旗帜、龙旗、旗幡、旗墩等。

  目前,每年公祭大典当日早晨8时,都会举行隆重的敬献太牢仪式,由身着朝冠礼服的专职祭祀人员抬着盛有“太牢”之礼的食箩和各式各样的菜肴、鲜果,在浩浩荡荡的唢呐、鼓乐仪仗队伍护送下,从伏羲庙西牌坊前出发,绕伏羲广场环绕一周。在广场两旁的九鼎、八簋前,举行供奉五谷仪式,以祈福华夏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献太牢队伍进伏羲庙先天殿,向伏羲圣像敬献太牢、水果等。

  祭祀乐舞

  根据陇南市礼县秦公大墓出土文物考证,秦人宗庙祭祀时,主要是以石磬、钟为乐器。《后汉书·祭祀志》有云:“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由此可见,在东汉祭祀伏羲之时,车骑服饰都是青色,吟唱青阳曲,配以天子专用舞蹈(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到了唐朝祭祀乐器舞蹈更是繁多。

  北宋秦州三阳川蜗牛堡(今天水卦台山)建立伏羲庙后,属于天水本地的祭祀伏羲乐舞也应运而生。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张鹏考察秦州伏羲庙(今天水伏羲庙)后,觉得祭礼简单,乐舞不全,没有体现出羲皇故里的祭祖地位,便会同秦州知州黄仕隆制礼作乐,撰写《太昊庙祀乐章》,组建专门的乐舞编制和队伍。胡缵宗《太昊庙乐记》中说:“(张鹏)乃邀仕隆召工制器,按八音为乐,准八佾以为舞。盖琴、瑟、笙、镛之属必调,翟、冠、袍之属必;制罔不合,度罔不中,而敬可持矣”,此时的乐舞大体上是仿照当时文庙祭孔的礼仪乐舞之制。从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中可知,明代祭祖乐舞编制大体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之乐,乐器有三十六组,乐生有四十四人,官员有一百四十四人。舞蹈器具有一百三十个,舞生有六十六人,吏卒有二百六十四人。进入清朝之后,祭祀乐舞逐渐失传,主要以民间戏曲、民俗表演为祭祖之舞。

  公祭大典开始正式举办之初,大典的祭祀乐舞主要内容还是天水旋鼓、秦州夹板、甘谷唢呐、秦安腊花等,后期加入一些特定编排的舞蹈,但没有成为体系篇章。2010年开始在伏羲庙院内增加古筝表演,增加伏羲路迎宾队伍数量;2012年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组织重新排练了祭祀乐舞,演职人员达202人,2013年更是增加到320人。2016年,由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正式仿照《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庙”条记载中的乐舞礼制,创新编排了大典乐舞告祭内容,总共分四部分,即:序章,威仪棣棣;第一乐章,画开天地;第二乐章,万代敬仰;第三乐章,龙脉永昌。2017年,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接手乐舞告祭排练,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百先生作为艺术顾问,通过冯双百团队的再次创编,最终形成了目前每年公祭大典时所展示的祭祖乐舞篇章。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21年,甘肃省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始祖文化作为甘肃重要的文化品牌。

  “太昊伏羲祭典”在长期的祭祀活动当中,不仅形成了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而相对固定的程序特征,还拥有了本土民俗特点和天子祭祀礼仪特质的共存特征,这也充分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百姓的生活状况。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加强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昊伏羲祭典”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不仅对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形成特色发展道路有着促进作用,也在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系天水市博物馆馆长、天水市伏羲文化博物馆馆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