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解析“油妈妈”的秘密
你知道吗?地下的页岩油,其实是由一种叫作“干酪根”的物质“熬”出来的。干酪根就像页岩油的“妈妈”,而它的分子结构,直接决定了能“生”出多少油,以及“生”出来的油好不好。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联合西安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科学家们,就成功解锁了“干酪根妈妈”的分子结构密码,在油气生成机制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这项研究就像给干酪根做了个“CT”,清晰地展示了它的内部构造,找到了影响页岩油生成的关键因素。
那么,干酪根到底长什么样?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分子”,而是一个由各种“零件”组成的复杂“乐高”。这些“零件”包括长长的脂肪链、弯弯曲曲的支链、圆形的饱和环,还带有特殊功能的芳香环和杂原子。这些“零件”的排列组合,决定了干酪根的性质和它“生油”的能力。
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发现,干酪根中的长链脂肪链让它更有“弹性”,更容易发生“断裂”,从而生成油气。而支链和饱和环则会增强干酪根的稳定性,让它更难“分解”。这些结构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干酪根生成的页岩油,在黏度、密度和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揭示了干酪根分子结构与油气生成性能之间的密切关系。知道了哪些“零件”有利于“生油”,哪些“零件”会阻碍“生油”,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优化页岩油的开采工艺,提高油气产量和质量。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陆相烃源岩成烃机理的理解,还为页岩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页岩油绿色高效开发的大门,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Fuel》上。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稳定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记者 郑魁)
- 2025-06-27甘肃马铃薯良种占全国半壁江山 从一场发布会看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6-24甘肃英雄帖招募全国创新力量 四十七项核心技术攻关待揭榜
- 2025-06-24兰州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
- 2025-06-24甘肃省10项重大成果角逐国家科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