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 要闻速递

让黄沙变黄金 让沙海变花海

2024-05-07 10:44 来源:甘肃科技报

  站在曾经的沙海里,郭玺畅想着未来:荒漠中到处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花香扑鼻而来,沙海也会变成花海。

  郭玺是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管护员,也是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

  在郭玺和父辈们的努力下,林场管护区的林草植被覆盖率从不足3%提高到了70%以上,昔日的沙漠如今已变成了绿洲。

  一代代接力,筑起绿色长城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自2010年加入治沙队伍的那一刻起,郭玺便将自己的命运与这片沙漠紧紧相连。

  在30多年前的八步沙林场,一条132公里的风沙线每年以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侵蚀着八步沙周边十多个村庄、两万亩耕地。

  面对这样的困境,6位村民挺身而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八步沙林场,成为第一代治沙人。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他们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成功使八步沙4万多亩沙漠披上绿装。

  八步沙的树绿了,6位老汉的头发白了。如今,以郭玺为代表的第三代治沙人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

  由郭玺牵头成立的农业机械队,引入无人机巡护等新兴技术,引进打坑机、挖掘机等多种农机设备,将林场管护封育的区域延伸到八步沙70公里以外的地方。

  “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对郭玺来说“乐此不疲”。

  我们不仅要治沙,更要治穷 “我们不仅要治沙,更要治穷!”

  在使用滴灌技术培育梭梭林的同时,郭玺带领林场职工和周边群众开挖蓄水池、接种肉苁蓉,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道路。

  “沙生植物,三分靠种、七分靠管。”郭玺高兴地说,“今年肉苁蓉已初步进入收获阶段,每亩产量约50公斤,每公斤能卖20元!”

  2018年,林场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流转了上万亩沙化土地,开展滴灌种植梭梭的试验。郭玺不分昼夜,连续数月守在基地,直到滴灌设施铺设完成,他才安心回家。“效果出奇的好!”郭玺介绍,梭梭成活率提高到90%,节水效率提高一半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梭梭苗的根部已接近杯口大小,放眼望去,植被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如今,八步沙林场荒漠变绿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线上线下,传递三代治沙情

  初夏时节,是郭玺最忙碌的时候。早上4点多,天还未亮,他便驱车前往八步沙养鸡场给“八步沙溜达鸡”喂食,接着去蓄水池拉水、前往林场浇水,下午又转战到古浪县与内蒙古交界的治沙现场……

  “八步沙溜达鸡”是郭玺自创的品牌。“我把这些土鸡的视频发到网上,现在每只能卖到近百元,养殖场的年出栏量超过了1万只。”郭玺向笔者介绍,“这些鸡肉质鲜美,供不应求,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哩!”

  不仅鸡卖出去了,渐渐地,郭玺还成了一名“网红”。他让天南海北的人了解“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故事。

  “要让黄沙变黄金,让沙海变花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郭玺的事业中。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想,更是一个坚定的承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