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对话丨文化自信点燃文旅热火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2025-10-13 09:2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双节相遇,假日经济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国庆中秋文旅市场有何亮点?背后传递了哪些信息?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记者:今年国庆中秋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金准: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民众出游热情高涨,文旅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繁荣有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是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展示。

  文旅融合程度更高。各地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演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文物、历史“活”起来。游客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的体验者和参与者。

  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圈层化”的精准细分。标准化、大众化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小众”“主题”“深度”成为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呈现“中心开花”与“周边下沉”的全域拓展态势。传统热门旅游城市热度不减,大量三、四线城市及县域、乡村目的地成为新增长点。许多“宝藏小城”走红,分流核心景区压力,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发展。

  记者:文旅市场火热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金准:此次文旅市场的火热,是多重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宏观政策引导是定盘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优化假日安排、完善市场监管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

  供给侧创新升级是主引擎。各地文旅部门和市场主体,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上做文章,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层出不穷。“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重要增长极,智能导览、大数据客流监控等“智慧旅游”手段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深厚文化自信是内生动力。国潮风起,文化自信正深度融入民众生活,节日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文旅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记者:如何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实现文旅融合?

  金准:首先要深挖思想内涵,创新叙事方式。要超越对历史事件的简单陈列,深入挖掘红色故事背后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时代价值;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个体故事,让红色文化触及灵魂。二要继续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红色景区的应用,打造全流程、沉浸式、数字化文旅体验。三要推动产业链延伸,大力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影视作品、舞台剧目等,让红色文化走出景区,融入日常。还要将红色旅游规划与地方整体发展相结合,带动当地交通、住宿、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记者:如何继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延续假日经济热度?

  金准:假日经济是观察经济活力的窗口,延续其热度,需要我们从短期刺激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旅产品向“精深”发展。改变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鼓励发展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消费业态。支持市场主体打造文旅IP,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第二,优化假日供给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消费体验。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兴旅游目的地的支持,补齐服务短板。第三,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供需两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第四,促进城乡文旅一体化发展,激活广阔腹地潜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将城市的消费需求有效引导至广阔的乡村地区,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柴雅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