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重拳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
“现在村集体用的每一笔钱,都在公示栏清清楚楚地公示了出来,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私底下议论了。”陇南市文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中庙镇联丰村回访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问题整改情况时,村民的话语道出了专项整治带来的变化。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群众关切的“心头事”。文县纪委监委坚决扛起监督主责,将整治农村集体“三资” 突出问题作为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抓手,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创新运用交叉互查、“室组地”联动监督等机制,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监督检查,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1个,推动 “三资”管理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摸清底数是规范管理的首要前提。专项整治中,县纪委监委全程督导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帮扶资产大清查,对2013年以来的帮扶项目台账、实物资产、佐证资料进行“拉网式”核查。通过逐项核对权属关系、纠正漏登错录,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 “三资” 管理台账。截至目前,累计核对帮扶项目4888项,补录农村土地1.2万亩、林地0.7万亩,核实漏登扶持资金 3082.28万元,为规范管理筑牢数据基础。
针对“三资”管理暴露的制度短板,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促改、标本兼治,推动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文县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办法》《农村经济组织各类合同范本》《文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执行纪实手册》等指导性文件,对15类村集体经济运营合同实行规范化备案管理,更新完善各类经济合同220余份。目前,全县30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建立村级账务定期公示制度,实现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流转全程阳光透明。
县纪委监委拓宽线索来源渠道,通过信访举报筛查、专项监督检查、对村巡察联动、部门线索移送等方式,深挖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查处相关问题21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4人,追回违纪违法资金108.1万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监察提示函等“两书一函”10份,推动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4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个。(供稿 司之虎 编辑 张丽敏)
- 2025-08-22黑龙江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2025-08-22愿以我血献后土 换得神州永太平 车耀先革命的一生
- 2025-08-22国家图书馆推出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 回溯烽火岁月 见证不朽功勋
- 2025-08-22历史文化源流 | 公则天下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