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媒体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 31年守护丝路明珠

23-03-15 09: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薛敏

  参加全国两会,是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今年第一次来北京。作为一位坚守大漠31年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除了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汪万福很少离开敦煌这片土地。对他来说,“保护文物是一件需要时时挂心、争分夺秒的事”。

  “今年全国两会,我最关注的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工作。”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之重。他利用来京参会前的时间,分别到甘肃酒泉肃北县、张掖高台县和定西渭源县,就石窟、壁画及长城遗址保护进行现场考察。根据调研结果以及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汪万福提出“加快《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实施”“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科研平台”“支持敦煌文化进教材”等多个建议。

  择一事,终一生。自26岁到敦煌研究院,汪万福的工作和生活重心再也没离开过。从青丝到白发,他见证着莫高窟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前一有大风就有大量沙子刮入窟区,游客参观时都用头巾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现在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干旱少雨是莫高窟能够保存至今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但与此同时,积沙、风蚀及风沙尘一直危害着珍贵的壁画彩塑。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建立起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兼顾化学固沙的综合防护体系,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有效缓解了风沙尘的危害。

  除了技术的提升,文物保护理念变化的意义则更为深远。“以前是抢救性保护,发现文物坏了,我们马上去修。随着监测技术和互联网数据传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并重的新阶段。”汪万福介绍,预防性保护原则已成为文物保护领域内的国际共识和发展方向,这一理念已经发展并扩展到了宏观决策、长期经费投入以及文物本体所面临的整体环境等多方面。

  如何把握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遗产人人可及,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汪万福认为,坚持保护研究成果惠及老百姓,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据他介绍,敦煌研究院通过开放保护修复现场,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探索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模式,成功推出莫高窟虚拟体验“飞天专线”和“敦煌建筑专线”。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莫高窟等文化遗产凝结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程,其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历时数十年国际合作‘修炼’而成的成套敦煌文保技术,将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应用。”汪万福告诉记者,敦煌研究院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以及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合作意向,成套文保技术将在当地推广应用,还将进一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