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耀陇原|红色基因融入现代司法 探寻“马锡五审判”的前世今生
中国网8月24日讯(记者 唐佳蕾)南梁革命纪念馆内,一张“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木刻版画定格了历史瞬间,82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为民情怀在陇东高原延续,只是方式已从当年的“炕头”调解延伸到“云端”解纷。“马锡五审判”历经82年,何以依旧响亮?它是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随“全国网络普法行”活动走进甘肃省庆阳市,在这片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上寻找答案。

马锡五照片。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诞生于革命岁月的审判方式
记者走进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泛黄的档案文献记录了这种审判方式的诞生历程。1943年4月13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前身)成立,马锡五担任首任庭长。不久后,他审理了轰动一时的“封芝琴婚姻案”,该案被法学界称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并被改编为评剧《刘巧儿》,传遍大江南北。案件中马锡五不仅尊重婚姻自由原则,还照顾当地风俗习惯,最终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

木刻版画《马锡五审判方式》 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而马锡五探索出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办案、就地审判”的司法方法,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其核心就是“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为民情怀。1944年,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全面推广。
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说,“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人民司法制度的源头活水,是新中国诉讼模式的原型,是新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渊源。
红色基因融入现代司法
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地和发源地,庆阳中院赓续南梁精神红色血脉,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勇担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使命,始终将“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为民理念贯穿于审判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庆阳法院网专门设立了“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网页留言服务窗口。“自该窗口开通以来,已累计收到各类留言237条,其中已回复235条,群众满意度高达97.6%。”庆阳中院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负责人赵博学说,通过这一窗口,法院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声音,精准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

人民法庭法官走进农户院落调处矛盾纠纷。中国网发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此外,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庆阳两级法院同步设立了9个“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并在乡镇设立28个巡回审判点,将案件审理与方便群众相结合,形成“五就地”办案模式(就地审理、就地开庭、就地质证认证、就地调解审判、就地解决纠纷)。在县、乡、村(组)创建“窑洞法庭”“集市法庭”“苹果法庭”“田间法庭”等特色功能法庭,并建立“陇东粮仓贸易法庭”“油煤气资源法庭”“大数据基地法庭”等专业性强的特定类型案件审判团队。

西峰区法院后官寨法庭法官在巡回审判后为果农普法。中国网发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庆阳市市法院巡回审判案件2349件,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效果。
从“马青天”到“云法官”
当年的“刘巧儿”婚姻案,开创了“深入群众”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而如今,庆阳市的“巧儿说法”品牌,让80多年前的“巧儿”故事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探索出“红色法治+网络普法+网络治理”的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法治文化润民心、线上线下同治理”的特色路径。
“巧儿说法”的声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大讲堂等全媒体渠道响彻城乡,11年累计覆盖受众达数千万人次。“巧儿说法智慧云”小程序整合9类法律服务,实现需求“一键响应”。这些创新举措让传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插上科技的翅膀,覆盖更广、效率更高。
此外,深化马锡五审判方式数字化转型方面,庆阳法院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推广网上立案、送达、开庭、调解等20余项事务“掌上办”,以智慧化、智能化、科技化司法推动“现场马锡五”“线上马锡五”向“智慧马锡五”提档升级。数字显示,2023年至今,庆阳法院在线调解案件3236件,线上回复群众留言104条,群众满意度达98.2%。智慧法院建设让“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为民情怀突破时空限制,得到新的诠释。
八十二年光阴荏苒,马锡五审判方式从黄土高原的窑洞走出,融入现代法治进程,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变与不变,正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穿越八十二载岁月仍熠熠生辉的奥秘所在。
如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多种形式的巡回审判、便民诉讼服务都在不同程度上传承和发展着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核。
从“马青天”到“云法官”,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法律人,正在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生动实践。
- 2025-08-25e法耀陇原 | 古今交融 书就陇原大地网络普法新篇
- 2025-08-25e法耀陇原 | 甘肃:网络普法赋能全域反诈质效齐升
- 2025-08-21【e法耀陇原】“科技赋能+精准打击” 兰州市西固区网安宣传有妙招
- 2025-08-23e法耀陇原|甘肃:网络普法为纲 织就基层社会治理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