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要闻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09-30 16:36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9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结果。自法规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制度完善、刚性约束、效率提升等多重举措,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阶段性突破,为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节水用水制度建设方面,我省构建起多层次制度保障体系。通过配套出台专项法规、修订印发相关政策文件,搭建起系统完备的节水用水制度框架;落实节水法定职责,把强制定额、有偿使用、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任务指标细分到县(区)和部门政绩考核中,确保节水责任落实落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全方位节水普法宣传,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我省细化落实指标责任,深入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分级建立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指标体系,精准分解落实“双控”目标,严格把控取水许可审批“四道关口”,坚决禁止地下水超采区新增取水许可审批,集中整治流域3384个违法违规项目,实现黄河流域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清零”。

  围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我省分领域推进节水攻坚,农业领域坚持以水定地,工业领域严格落实以水定产,严禁审批新建、扩建、改建高耗水工业项目,规范引导工业企业开展节水改造与废污水循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城镇领域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将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庆阳、定西2个地级缺水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45个县(区)被命名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与此同时,我省持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实现流域内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实时监测,17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全部达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全国名录库管理;推进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引大、引洮、景电、中部生态移民等水网骨干工程,

  白龙江引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工程纳入国家水网规划,流域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出台《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推动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24%;完善干支流防洪体系,编制16条主要河流及166座水库的洪水防御调度方案与汛期调度计划。

  在水生态环境治理上,我省筑牢河湖生态屏障。充分发挥流域内15113名河湖长的牵头作用,全面守护河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强化岸线管护,设立界桩标识明确管控边界,搭建河湖管理系统,实现“人防+技防”协同监管;治理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完成258个突出问题治理、4168个遥感图斑复核,有序推进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目前,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7.56%,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标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