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监督擦亮“静宁苹果”品牌
原标题:法律监督擦亮“静宁苹果”品牌——静宁检察助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纪实
静宁县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之乡”,“静宁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伴随着“静宁苹果”在全国市场走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伪造产品产地和冒用“静宁苹果”品牌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静宁苹果”品牌形象。
为此,静宁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以法律监督之名推动形成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协调联动的综合保护机制,为“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品质保护和品牌推广保驾护航。
凝聚合力护航“脆甜产业”
静宁独特的地域、气候、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静宁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著名,成为黄土高原上崛起的“脆甜产业”。
然而,“静宁苹果”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损害其品牌声誉的问题日渐突出。静宁县检察院调查研究,针对发现的冒用品牌、以次充好、坑农害农、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联合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10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静宁苹果”司法综合保护的意见》,加强执法司法联动,强化源头和过程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意见》对“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条件、使用申请程序、被许可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管理、保护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确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对申请使用“静宁苹果”商标的申请人实地考察,严格按照使用条件,由主管部门综合审查,审查通过的申请人方可在其产品上或包装上使用“静宁苹果”商标及专用标志,同时接受主管部门的不定期检测及对商标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严格的保护,为维护“静宁苹果”品牌声誉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11月,“静宁苹果”获评首个地理标志AAA级知名商标品牌,持续走俏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
综合施策防止“白色污染”
今年2月初的一天早晨,静宁县三合乡地膜“以旧换新”兑付点格外热闹,满载废旧农膜的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忙着登记、过秤,村民有序卸下旧地膜,换取新地膜。
此前,静宁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访调查发现,部分乡镇存在大量在耕地、田间路边、灌溉沟渠随意弃置、焚烧废旧农膜等问题,有损“静宁苹果”生长土壤。为此,检察官积极联系塑料颗粒加工企业,探讨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新路径,并通过农业农村部门促成一家企业与相关行政部门、部分乡镇政府签订农膜回收利用三方协议,推动废旧农膜集中回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让废旧农膜“回炉再造”,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保障“静宁苹果”不受“白色污染”。
检察建议严防坑农害农
“你们放心,我一定从正规渠道进购农药、化肥。”今年3月,静宁县检察院检察官在一家农资店走访时,负责人秦某说,“农民耕种不容易,坑农害农的事咱不干。”
进入春耕时节,从沟壑梯田到现代化果园,果农们开始一年一度的辛苦耕耘。为源头上保障“静宁苹果”果树施肥、用药安全,保证果品质量,静宁县检察院向农资监管部门发送检察建议,监管部门组织专班对全县24个乡镇农资经营门店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门店当面告知,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及整改时限。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集中办班培训300多人,分散培训500多人,提升农资经营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果农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防坑农害农问题发生。
- 2025-07-31卢永军:欢迎更多游客来我家乡旅游
- 2025-07-31争分夺秒!定西公安交警紧急接力为生命护航
- 2025-07-21兰州公安七里河分局举办第四届亲子夏令营暨少年警校
- 2025-07-21矛盾快调 警情快处 求助快应——天水市打造“所长服务热线”直通群众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