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独家

【巡礼马衔山】丁虎生:马衔玉泽 洮陇雅化

2024-04-22 18: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

马衔玉泽 洮陇雅化

——巡礼马衔山考察笔记

丁虎生

  登马衔山,不仅可以体会“山外有山”的景致,还会经历“山上有山”的情境。马衔山主峰海拔3671米,是陇中最高峰,陇右黄土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岩石岛。“寒山积雪”是马衔山奉献给兰州的一道独特风景,春天的马衔山峰顶依然冰雪覆盖,难以登临。我们站在三千多米海拔、春意萌发的山肩,举目五极,头顶是巍峨厚重的马衔山主峰,云团旋绕飞洒甘霖;北望祁连如屏西指,乌鞘岭远峙云天;南眺岷山逶迤交错,莲花山群峰耸立;西瞻积石雄踞青藏,峰峦叠嶂;东看车道岭臂膀蜿蜒,把华家岭与马衔山紧密牵连。《甘肃通志》卷五载:“马衔山,在县(今临洮县)北九十里。史称‘马衔’,俗误为‘寒’。接兰州、金县(今榆中县)界。其山绵亘数百里,势极高俊,虽炎夏冰雪不消。”马衔山横亘在兰州与临洮之间,兰州与临洮在历史上曾相互管辖,有时候兰州属临洮府管,有时候临洮属兰州府管辖,但不论谁管辖,马衔山都是两地及陇右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座望之山”。

  马衔山积淀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涵育雅化了黄土高原生生不息洮陇子民,至今仍然意义非凡。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马衔山山脉有昆仑之象。我们的先民早就认识到自然山川与人类生活的物质保障与精神升华关系密切,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山水文化。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为,高山大川能兴云致雨、归物藏神,不仅有利于民生财用,更是通天之域、通神之门。由此生发了山川崇拜意和象物天地的空间意识,并发展为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受命于尧时,内心仍不自安,他观测天象,调整施政方略,得知自己受禅于尧帝符合天意,于是“禋祭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他遍祭天地四方及山川群神。这种祭祀的实质是宣示执政合法性和统治权、管辖权的意识形态塑造活动,因此备受推崇。

  既然人类生活的诸多事态必须与天神达致沟通,那么沟通的通道、媒介和人物就十分重要。中国历史上普遍认为除各处山川林谷各自有神外,还有一个众神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西北地域作为天地支柱的昆仑山,西北为“号通之维”,昆仑山是天地交通的阶梯。由此又形成了以“昆仑”为核心的山川崇拜文化,《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载了一个典型案例:越王勾践从吴国释放回到越国,为重振霸业立即与范蠡商议修建都城,范蠡告诉越王,自己所筑之城“其应天矣,昆仑之象存焉。”越王说:“寡人闻昆仑之山,乃地之林(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双方讨论了符合“昆仑之象”的都城建筑设置及方位名称等问题。“偏天地之壤”,远在东南沿海的越地,追求“昆仑之象”,说明“昆仑”观念影响深远。其实,所谓“昆仑之象”,就是主山高企、四方合围、流水环绕、园圃体宜等生活居住的环境美学理想。由此造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具体的昆仑山实际上踪迹不定,以“昆仑”“崆峒”“空同”等近音词汇为名的山脉众多,大体上呈现出故事往东传、山名向西移的播迁状态。

  马衔山是被认为有“昆仑之脉”的地望名山。“昆仑者,地之中也”。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金城郡“(临羌)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甘肃通志(卷五)·山川一》洮州府狄道县条目下记载,“崆峒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府志》云,俗名空头山,非平凉之崆峒山也。”又《晋书》载,晋义熙四年(公元408年)西秦乞伏炽磐招结诸部,筑成于“嵻?山”以据之。《甘肃通志》说:嵻?山“一名可?山,俗名热薄寒山”。其实,山还是那座马衔山,“空头”与“崆峒”“昆仑”同音,而“嵻?”“可?”至于“空头”“崆峒”“昆仑”,犹若以西凉方言读之,实为同音异字。倒是“热薄寒山”这个俗名,逐渐演化为“薄寒山”“马寒山”“马衔山”。从语义来说,昆仑、崆峒都原本是对山势高俊浑厚的赞美之词,但蕴含在词意表层深处的,是昆仑神话背后的隐喻及其意义,是以“昆仑墟”为代表的宜居生态环境理想。正如《荀子·礼论》所言:“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过去我们可以选择环境,现在我们能够塑造环境,而环境不是只宜于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它是宜于我们“群居和一”的共同体的。这些理想至今依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细节里,但仍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深刻体悟发掘和扬弃传承。在这方面,叶舒宪先生以“四重证据”之论已启山林,众多学者参与其中,成果丰硕。而作家冯玉雷以其小说《禹王书》另辟蹊径,作了示范,愿踵事增华、后来者络绎于此道。

  “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马衔山玉泽黄土海洋齐家文化。天气晴好的日子,可以到马衔山观赏广袤的黄土海洋。站在马衔山山巅,极目所见,是由黄土高原构成的梁峁起伏、岭塬绵延、波涛汹涌的黄土大海洋。特别是随着阳光照射角度和观察方位的变化,可以体验到黄土山塬逶迤流动、姿态万千的海洋景观。这时候,我们就会惊叹于黄土海洋的汹涌恣肆和坚柔灵动,在阳光的照射下,莽莽黄土高原是流动的,它泛着海水般晶莹的微光,围绕着我们脚下的马衔山涌流,亲身体验到《山海经》所描绘的“其光熊熊、其气魂魂”之盛景。此刻的马衔山像一座被黄土海洋环绕的石岛,冰清玉洁、花树繁茂、百鸟和鸣,俨然身处昆仑之墟“帝之平圃”。

  大禹治水成功,将天下分为九州。《禹贡》称雍州为“黄壤”,即雍州是以黄土地貌为特征的区域。黄土高原是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且与齐家文化核心区高度重合。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齐家文化区域与黄帝族发端生长和活动地区高度重合。这样就可以说,黄帝族是齐家文化的创造者,是黄土高原的早期开发者。所以,在甘肃作过大量考古发掘的安特生说,中国人是“黄土的子孙”。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阶段,它的突出特点:一是部落首领、贵族、巫师人等家里有了余粮,二是有组织的祭祀活动升级,三是开启了中国的青铜时代。

  上古时代的祭祀活动是与权力及意识形态紧密关联的。人要巩固权利,要有与神沟通交流的能力,与神沟通需要物质中介,礼制礼器相伴而生。齐家文化开西北以玉作为礼器之先河,玉被认为是“通天神之灵器”,是最重要的礼器,被用于祭祀、典礼和随葬等场合。由于它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祭祀行为的神秘性和资源的稀有性,它不可能为一般人所用。但是,玉的材料学特质河人们赋予它的精神内涵却越来越丰富,成为人类高尚纯洁、温和滋润的象征。

  《越绝书》云:“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玉兵器是增强统治者威严的象征性仪仗性的仪卫器。《水经注》载,“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于斯水上。”黑玉就是玄玉,夏后氏尚黑。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马衔山是齐家文化玉石资源的重要来源地。马衔山北有近年来研究“玉帛之路”的学者踏查研究,在距今4000年的玉石之路上输送的玉石原料中,马衔山玉必然位列其中。诚如叶舒宪先生所言:“因为就地取材的便利条件,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文化史的前半段占据着数量上首屈一指的地位。”如今,马衔山玉矿遗址已经回填并封山育林,进行生态保护。我们从两个地名可以管窥马衔山玉石资源与加工的历史,发源于马衔山南麓的大碧河,流经玉石山下,大雨过后,常有玉料冲出。关于这条河,乾隆版《甘肃通志》有两条记载,一是“打壁川,在(狄道)县北三十里,源出石井峡,西流入逃水”,二是“打璧玉关,在(狄道)县北三十五里,皆临洮戍卒防守,以保障近郊”。“打”是动词,制作的意思,当地方言常常把有技术含量的制作成为“打”,如打一盘磨,打一根绳,甚至打一锅锅盔。如此,“打璧玉”便是“治玉”,说明这里不仅有玉石资源,还有玉石加工。这个地方,就是现在临洮县峡口镇,是否值得一探究竟呢。

  2024年4月22日

  写于兰州甲子山寓所

  作者简介:

  丁虎生,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甘肃通渭人,研究员。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教育与地方文史研究。主编、参编《高校校园文化研究》《西北师大校史》等著作、培训教材及资料汇编10余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项目4项,获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