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收藏考古

唐汪式陶器赏析

20-07-28 15:32 来源:临夏《民族日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唐汪式陶器赏析

唐汪式旋纹单耳彩陶豆

  1、唐汪式旋纹双大耳罐 通高19.6厘米,口径11.6厘米,腹径13厘米,底径6.6厘米。泥质橙红陶,撇口,长束颈,斜肩,腹下垂,平底,口腹间饰双大耳,耳长,截面呈三角形。着红色陶衣,施以黑彩。颈、肩、腹主题纹饰为相互间套的旋纹。1984年东乡县龙泉乡苏家湾出土,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2、唐汪式回纹彩陶罐 通高23厘米,口径12.6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6.5厘米。泥质橙黄陶。撇口,束颈,斜肩垂腹,平底,双大耳。着红色陶衣,施以黑彩。肩部两条平行线间饰变形横“S”纹,颈、腹的主题纹饰呈对称的回纹。1975年永靖县盐锅峡镇焦张村出土,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3、唐汪式旋纹双耳双鋬彩陶壶 通高24.4厘米,口径11.3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6.7厘米。泥质橙黄陶,侈口,短颈,溜肩,圆球腹,平底,置双肩耳,腹中部附双乳鋬。着红色陶衣,施以黑彩。颈部绘菱形纹,肩部饰一圈三角斜线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连续旋纹。1981年积石山县出土,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4、唐汪式旋纹彩陶壶 通高19.6厘米,口径10.4厘米,腹径20.6厘米,底径7.6厘米。泥质红陶。撇口,短颈,丰肩,球形腹,下收为平底。着红色陶衣,上施黑彩。肩饰变形横“S”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六组连续旋纹。1982年临夏市折桥乡罗家尕塬出土,现藏于临夏市博物馆。

  5、唐汪式旋纹单耳彩陶豆 通高9厘米,口径15.5厘米,腹径6.4厘米,底径12.5厘米。泥质陶,敞口,浅折腹,置单附耳,束腰下接覆碗形圈足。着红色陶衣,施以黑彩。口沿饰倒三角纹,底心饰十字纹,圈足主题纹饰为连续旋纹。1976年康乐县虎关乡边家林村出土,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本版图/文

  魏元彪

  马志杰

  张原厂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凤舞铜城 花开白银(组图) 凤舞铜城 花开白银(组图)
  • 如意甘肃SHOW风姿狂欢夜在冶力关举行 如意甘肃SHOW风姿狂欢夜在冶力关举行
  • 裕固族歌舞惊艳七彩丹霞热气球节(图) 裕固族歌舞惊艳七彩丹霞热气球节(图)
  • 畅游渭河源头  体验20°夏天(组图) 畅游渭河源头 体验20°夏天(组图)
  • 甘肃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甘肃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 皋兰完成夏灌10万余亩 皋兰完成夏灌10万余亩
  • 首届兰州十大休闲农庄评选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布 首届兰州十大休闲农庄评选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布
  • 甘肃中医药大学推动“互联网+就业”指导服务模式 甘肃中医药大学推动“互联网+就业”指导服务模式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凤舞铜城 花开白银(组图)
2   白银景泰县:“小车间”撑起脱贫致富“
3   白银平川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4   白银市总工会积极创建省级先进党支部示
5   白银靖远三项举措加强基层关工组织建设
6   白银平川区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
7   白银景泰县乡村道路成脱贫致富大动脉
8   俞成辉在检查指导合作市“一十百千万”
9   如意甘肃SHOW风姿狂欢夜在冶力关举行
10   山丹走访非遗工作室 感受“匠心”“开
11   兰州以"花儿"为媒助旅游资源变资产 打
12   老房改别墅 村民当老板
13   精准施教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4   甘南州纪委监委印发通知严禁党员干部违
15   甘南州纪委监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