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写好新时代的“民情日记”

2025-03-17 17: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需求与诉求也愈发多元复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写好新时代的“民情日记”,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的关键举措,更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的“民情日记”,需精准记录群众的“急难愁盼”。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的生活日常,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群众面临的难题。从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盼,到乡村产业发展里农民对拓宽增收渠道的渴望;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地区群众就医的艰难,到教育领域中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这些点滴细节都应详实记录。通过“民情日记”,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一梳理,为后续制定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

  写好新时代的“民情日记”,有助于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当党员干部用心记录民情,群众会看到干部对他们的重视与关心,从而增进对党的信任与拥护。例如,在某社区,干部通过“民情日记”记录下居民反映的停车位紧张问题,经多方协调,成功规划出新的停车位,解决了居民的困扰。这一过程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心贴得更近。“民情日记”成为双向沟通的桥梁,干部从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群众通过干部的行动看到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进而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要写好新时代的“民情日记”,党员干部需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能将“民情日记”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记录。必须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沉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心声。在记录时,要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问题,确保每一条记录都能反映群众生活的真实状况。同时,要注重时效性,及时更新日记内容,跟踪问题解决进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承诺不兑现不放手。此外,“民情日记”还应注重分析总结,从众多的民情记录中找出共性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责任,写好“民情日记”就是这份使命与责任的生动承载。党员干部要以笔为媒,以情为墨,书写好每一页饱含群众冷暖的篇章。通过“民情日记”,精准把握群众需求脉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问题,让党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推动新时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汇聚磅礴力量。(何世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