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创新思路,锻造流动的“先锋”力量
流入地“管不好”,流出地“管不到”,是农民工党员管理面临的难题,必须创新思路举措。近年来,一些地方勇于探索实践,让流动的“先锋”始终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发了流动党员的动力活力。
流动党员管理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道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难以摸清流动党员的行踪,难以摸清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以农民工党员为例,由于他们的工作地点经常变动,需要及时进行跟踪。摸清底数是基本要求,关键是建立情感联系,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摸清底数,离不开社区干部、网格员的日常家访。农民工党员管理,流入地难在摸清底数,流出地难在鞭长莫及。农民工进城务工,同乡聚集同城的情况较为常见。对此,一些地方建立驻外流动党组织,成为流动党员就近管理的有效途径。驻外党群服务中心,既有远程联络、线上学习,又有面对面交流的空间和平台,让流出的农民工党员更有凝聚力。大家在驻外党群服务中心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也可享受维护权益、医疗救助、证件办理等服务。依托驻外办事处、商会、党群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的驻外流动党组织,成为农民工党员管理的重要阵地。
在关爱服务中激发动力活力。对于广大流动党员来说,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比较复杂,很多农民工从事快递员、外卖员工作,每天风吹日晒。在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的基础上,关键要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建立24小时驿站,让流动党员有地方歇脚,也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和凝聚农民工党员的阵地。对流入地来说,只有把关爱服务做到位,才能让农民工党员有归属感,激发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在关爱服务的经费筹措方面,一些地方的社区通过租赁场地、组织培训,基本覆盖支出。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针对商家党员的实际,推动搭建“公园里”商家联合会,把资源调动起来,主打少花钱、多办事。鼓励商铺经营者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主动亮身份、作贡献,同时积极想办法,推动各类商铺在公益事业与经营发展上相辅相成。有了商家联合会这个平台,不同职业的流动党员发挥各自特长,为暖心驿站的持续运转作出贡献,让农民工党员始终都有家的感觉。
激发流动党员的动力活力,既要让流动党员在流入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要通过政策支撑为返乡农民工党员注入动力。无论是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是从建设农业强国层面而言,都始终要吸纳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党员建设家乡。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新春座谈会,吸引人才返乡,为返乡创业的人才安排“一对一”党建指导员,讲解政策、对接资源,帮他们纾困解难。一些地方通过政策扶持与项目支持,拓展了返乡农民工党员更宽广的舞台。各地在激发返乡农民工党员动力活力的同时,将他们纳入村后备干部人才储备,重点培养锻炼。各地积极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从农民工党员中回引培养村“两委”班子成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务实管用,推进农民工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锻造先锋力量。(张闲语)
- 2025-02-28【地评线】飞天网评:追“新”逐“质” 让全面绿色转型浪潮更加澎湃
- 2025-02-28【地评线】飞天网评: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为世界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 2025-02-28【地评线】飞天网评:夯实智能算力发展的人才根基
- 2025-02-28【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基层治理再优化,轻装上阵谋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