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要闻

师者心语:与“北斗人”同行

2025-07-11 09:04 来源: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共读《了不起的中国人》

  以北斗之光点亮教育之路

  ——《我是北斗人》读书心得

  邢台市第一实验小学 尹红介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闪耀苍穹的征程中,“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十六字精神犹如北斗七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指引着方向。作为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当我翻开《我是北斗人》这部科技史诗时,看到的不仅是航天人攀登科技高峰的壮美画卷,更是一本鲜活的育人教材。这些精神品格如同璀璨的星河,与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文字之美、思维之趣、成长之思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注入新的活力。

  一、自主创新:在文字探秘中培育创造萌芽

  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的突破,彰显着自主创新的核心密码。在三年级语文课堂里,《纸的发明》一课恰似一座桥梁,将古代四大发明与现代科技成就巧妙联结。当学生跟随蔡伦的脚步,在“剪碎、浸湿、捣烂、晾晒”的工序中感受古人智慧时,我适时引入北斗团队突破星载原子钟技术封锁的案例。通过对比古今创新历程,孩子们恍然发现:无论是东汉匠人的竹简改良,还是当代科学家的芯片攻坚,都印证着“创新是文明进步的阶梯”这个永恒真理。

  在《海底世界》的写作教学中,我设计了“未来海底城市”创意写作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北斗设计师”,用文字构建着充满科技感的海底家园:有的用“仿生鱼鳃呼吸器”解决潜水难题,有的设计“珊瑚能源转换站”实现生态供电。这些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不正是自主创新精神在童心沃土上的萌芽吗?当学生将北斗人“敢为人先”的勇气转化为笔尖的创造力时,语文课堂已然成为播种创新基因的试验田。

  此外,我还设计了“四季变化”情境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分别描述四季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学生们在情境中体验、感受、思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开放融合:在协作学习中构建成长共同体

  北斗工程“兼容并包、协同攻坚”的开放融合理念,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新范式。在《蜜蜂》一课的情境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蜜蜂王国”角色扮演:工蜂采集组、蜂巢建筑组、信息传递组各司其职,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蜜蜂王国生存报告”。当孩子们在互动中体会“每只蜜蜂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班级凝聚力悄然生长。这种体验式学习,让“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

  跨学科主题学习《我们的传统节日》,则成为开放融合的生动注脚。语文组撰写节日故事,数学组计算节气规律,美术组设计节日海报,科技组制作AR节日场景。当不同学科思维在教室碰撞时,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传统节日文化就像北斗系统,既保持民族特色,又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这种认知突破,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融合智慧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为了践行开放融合的教学理念,我尝试将语文课堂设在室外。学生们在室外自由阅读,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例如,在科学课上,学生们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语文课上,他们则通过写作和绘画来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语文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三、追求卓越:在精进实践中锤炼工匠品格

  北斗人“偏毫厘不敢安”的极致追求,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课堂里找到了共鸣点。我创设“小小工匠坊”情境,让学生分组完成布艺制作:急性子组追求速度却屡现瑕疵,慢性子组精雕细琢终成佳作。通过角色代入式体验,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更领悟到北斗团队“把每个零件做成艺术品”的工匠精神。

  在习作批改中,我引入“北斗质量管控体系”理念,设计“三星评价标准”:语言准确(基础星)、构思巧妙(创新星)、情感真挚(卓越星)。当学生拿着“追星卡”相互点评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意识自然生长。那个曾把“春天来了”写成“春女来了”的孩子,在三次修改后写出“柳枝在春风里跳着芭蕾”的佳句,这不就是教育领域的“归零心态”与“永续精进”吗?

  为了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我在课堂上实施了个性化阅读教学。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在课堂上,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写作教学的精细化指导。从选题、构思到修改,每一个环节都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四、家国情怀:在星空叙事中厚植文化自信

  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星辰大海之梦。在《神州谣》的诵读中,我拓展“航天三字经”创作活动:“北斗星,亮晶晶,组网络,连苍穹……”童声朗朗间,现代科技与传统韵文完美交融。当学生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太空丝绸之路”时,文化自信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

  结合《中国美食》单元,我策划“舌尖上的航天梦”项目式学习:用航天食品标准设计营养午餐,以北斗定位原理规划食材运输路线。孩子们在计算卡路里、绘制物流图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真谛。那个总挑食的男孩,现在会认真地说:“航天员在太空吃不好会影响工作,我们也要珍惜粮食,长大当航天营养师!”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红色主题春游、家国情怀主题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内涵。

  五、北斗精神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启发

  北斗精神不仅激励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作为教师,我深知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如故事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也注重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实现开放融合的教学理念。

  追求卓越是我职业生涯的永恒目标。我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他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站在三尺讲台仰望星空,北斗精神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教育方法的启迪,更是教育情怀的升华。当“自主创新”化为笔尖的灵动,“开放融合”成为课堂的生态,“追求卓越”融入教学的日常,“家国情怀”浸润童真的心灵,语文教育便真正实现了“文以载道”的使命。这或许就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最浪漫的坚守:用文字编织星网,以情怀照亮征程,让每个孩子都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读《我是北斗人》,感北斗精神之光

  邢台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刘艳冰

  在教育的征程中,我们总是不断探寻能给予学生精神滋养的佳作,《我是北斗人》便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文学。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艰难起步到全球闪耀的辉煌历程,也让我们得以深切领略北斗人那熠熠生辉的精神品质。读完之后,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书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北斗人的自主创新精神,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前行的漫漫征途。回溯北斗建设的起始阶段,我国在这一领域可谓是一穷二白,技术储备极度匮乏,西方强国又对关键技术实施严密封锁,试图将我们困于发展的泥淖之中。然而,北斗人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毅然决然地踏上自主创新之路。陈芳允院士高瞻远瞩,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双星定位系统”方案,为北斗系统的搭建勾勒出了最初的宏伟蓝图;北斗科研团队更是大胆突破常规思维,精心设计出独特的星间链路,一举攻克了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北斗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的飞跃,成功跻身世界卫星导航技术的前沿阵地。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创新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开放融合精神,则充分彰显了北斗人广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开放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北斗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积极投身国际合作,在与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协调等诸多合作项目中,努力寻求发展机遇,为北斗系统的国际化进程不懈拼搏。这种开放融合的理念,不仅让北斗系统得以汲取全球智慧,不断完善自身性能,更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成为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他们尊重不同文化、接纳多元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学会成长,为未来更好地融入多元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北斗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强大基石。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疑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超级工程,它涉及到众多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协同作战。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体系中,无论是声名赫赫的“两弹一星”元勋,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科研工作者;无论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还是在后方提供保障支持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孙家栋院士勇挑北斗一号总设计师的重担,引领团队稳步前行;测绘专家谭述森临近退休之际,仍坚守岗位,在简陋的铁皮屋里完成总体设计;无数年轻的科研人员更是无私奉献,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挥洒在北斗事业中。他们的团结协作,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推动着北斗系统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集体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奋力拼搏。

  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北斗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强大动力源泉。北斗人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始终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技术研发上追求极致的精度和可靠性,在系统建设上力求尽善尽美,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最优质、最稳定、最可靠的服务。从北斗一号实现国土覆盖,到北斗二号拓展至亚太区域,再到北斗三号成功覆盖全球,每一个阶段的跨越,都凝聚着北斗人对卓越的执着追求。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卫星导航奇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我是北斗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纪实文学,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精神内涵的教育读本。北斗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与具体体现,它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栋梁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北斗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以北斗精神为指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激励学生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追求卓越品质的时代新人。同时,北斗人的奋斗历程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初心与决心,我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为祖国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追“北斗”之光,燃少年之志

  ——读《我是北斗人》有感

  长沙市雨花区和平小学 邹玉

  近日,我和学生们一同阅读了《我是北斗人》一书。书中,我们结识了一群怀揣梦想、无畏艰难的北斗人,深刻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闪耀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阅读结束后,我们组织了阅读分享会,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这也让我对书中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攻坚克难,追逐梦想

  在阅读过程中,“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和学生们。在那个科技基础薄弱、国际环境严峻的年代,卫星导航领域对中国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嘲笑如乌云般笼罩。然而,陈芳允没有丝毫退缩,他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对祖国科技事业的满腔热爱,毅然投身于卫星导航的研究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星定位系统”方案 ,为中国卫星导航事业打开了第一扇大门。在分享会上,有学生感慨地说:“当时条件那么落后,那么困难,陈爷爷能潜下心来做研究,太了不起了。如果是我,可能刚起步不久,就放弃了。”这一番话,也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很少经历真正的困难,面对难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坚持和奋斗的精神。

  创新进取,突破自我

  攻克“快捕精跟”技术的某工程院校的北斗团队的故事同样给人启示。“快捕精跟”是地面运控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最开始这个技术攻关出现了“慢几拍”的现象,严重影响整个北斗导航工程建设的进度。当时,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的快捕精跟走的都数字模拟的技术路线。但这个路线,用在中国北斗身上,却完全走不通,这也是这个技术攻关遇到瓶颈的关键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北斗团队创新性地运用了“全数字信号处理”这一崭新的技术开发路线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了解这个故事后,学生们明白创新的重要性,正如《田忌赛马》中孙膑敢于打破常规,调整出马次序,帮助田忌取得了赛马的胜利。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习惯于遵循常规,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害怕犯错。就像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数学题时,一些学生只愿意用老师讲过的常规方法,稍微遇到变化的题目就无从下手。这也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测绘专家谭述森临近退休,本可以享受悠闲的生活,但他却放不下对北斗事业的执着。他带领团队在简陋的铁皮屋里,克服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北斗一号总体设计工作中。夏天,铁皮屋像蒸笼一样酷热难耐;冬天,又如同冰窖一般寒冷刺骨。但谭述森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完成北斗一号的设计。在分享读书心得时,有学生问道:“谭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退休了好好休息不好吗?”现在的孩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舒适和快乐,对于家国责任和奉献担当,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现实的行动。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们生活得太容易,很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怕苦、怕累成了一些学生的常态。写作业多一点就抱怨,参加体育锻炼怕吃苦,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而且,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缺乏关心,缺少家国责任意识。

  《我是北斗人》这本书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北斗人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北斗人的精神。比如,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以“我心中的北斗人”为主题进行写作,加深他们对北斗人精神的理解;在品德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北斗人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读完《我是北斗人》,我和学生们都收获颇丰。北斗人的精神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传承北斗人的精神,一定能够培养出有担当、有创新精神、能吃苦奋斗的新时代少年,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北斗人》

  龚盛辉 / 著

  定价:58.00元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是北斗人》以图文声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一代代北斗人一路披荆斩棘、自主创新、不断超越,让中国人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星空,服务全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北斗人在打造一双双“天外慧眼”的同时,也将自己打造成了最亮眼、感人的星空追梦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正是广大少年儿童需要的宝贵的精神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