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送下乡助农增收促振兴 定西市科协开展基层科普行活动纪实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晋小军在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村开展金银花种植技术培训。
记者 武文宣
“群众点单、基层接单、科协派单、专家上菜”这是定西市科协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服务“三农”打造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定西市科协联系各县(区)科协,在全市组织开展主题基层科普行活动。采用“理论培训+现场实践+线上指导”三结合形式,精准对接全市富民产业发展需求,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团队、省科协科普大讲堂专家团队下沉一线,为农户送去“科技及时雨”。
专家送技到田间
3月18日,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谭美莲、甘肃农业大学王一帆教授赴陇西县权家湾镇权家湾村,为百余名农户讲解胡麻节水灌溉与高产栽培技术;省农科院郭成研究员在秦祁乡饲草玉米基地,针对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出“科技良方”……
“我们充分发挥省科协科普大讲堂资源优势,联合省市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组建‘科技助农服务团’,围绕中药材、马铃薯、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靶向培训。”定西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魏小春说。
临洮县龙门镇石家铺村特邀本地青年专家史文强团队,通过案例分析破解党参黄心病防治难题,赢得农户连连点赞。
3月26日,定西市科协邀请省农科院郑果教授及科研团队在祁家庙镇开展了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通过课堂讲授、现场答疑、实地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渭源县祁家庙镇中药材产量与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寨子村种植户韩生林参加完培训感慨地说:“以前遇到病虫害,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办,只能干着急。这次专家来现场指导,教给我们这么多实用的方法,真是帮了大忙。按照专家教的方法做,今年的收成肯定有保障。”
4月3日,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畜牧师黄斌、省农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蔡子平研究员在中蜂养殖和中药材培训中,将课堂搬进安定区新集乡进马村的养殖场和药田。新集乡党委书记王玉国说:“今天这场培训,专家们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蜂群培育、产品提质,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解答难题,真正把科技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了我们最需要的地方。”
精准服务双赋能
活动期间,定西市农科院正高级研究员牟丽明在渭源县会川镇本庙村结合小麦、马铃薯春耕生产,讲解品种选育与田间管理“增产秘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金录在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为养殖户传授科学养鸡与疫病防控要点;甘肃农业大学晋小军教授深入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村的金银花田间,为农户从育苗、修剪到采收全链条“传技授艺”。
据介绍,定西市科协举办的此次基层科普行活动创新采用“理论培训+现场实践+线上指导”科普模式。理论培训环节,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农业技术要点;现场实践中,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场所,手把手指导农户操作;线上指导则通过建立微信群、视频连线等方式,及时为农户答疑解惑,形成“培训一次、服务一年”的闭环机制。
近年来,定西市科协组建市县乡级科普志愿服务队131支1446人,聘请市县专家191名担任技术顾问,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活动推行“群众点单、基层接单、科协派单、专家上菜”的基层科普服务模式,根据群众实际需求精准匹配专家资源,让科普服务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科普兴农显成效
截至目前,定西市基层科普行活动共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90多人次,举办专题培训12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科普资料5000余份,发放各类籽种、化肥、农资合计2万余元,开展咨询服务2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40余个,惠及全市7个县区20余个乡镇。此外,定西市科协联合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机构,启动“科技小院”建设工作,通过“科技小院”为农户提供“零距离”技术支撑。
- 2025-04-30“牙膏电池”——软身材拥有硬本领
- 2025-04-21猫儿山里 科技守护添活力
- 2025-04-16聪明又灵巧,机器人如何做到
- 2025-04-15中国科学家成功“拼”出小麦完整基因组“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