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使命”点燃科学梦想
近日,甘肃科技馆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巅峰使命: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在这里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康世昌教授,带领来自刘家堡小学的150名学生,以及线上逾40万观众,共同开启了一段引人入胜的珠峰科学探险之旅。此次讲座不仅普及了珠峰科考的科学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康世昌教授以生动的雪崩、冰崩视频导入,巧妙地引出了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他通过黄河冬季不结冰等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全球升温的影响,并介绍了科学家们如何通过收集气候数据来精确计算地球升温幅度。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科研一线,积极思考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影响,展现出对科学问题的敏锐观察力。
在讲解珠峰科考的意义和历史时,康教授向观众们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珠峰景观图片和视频,例如冰川、冰塔林等,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他强调了珠峰地区作为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自然实验室,以及全球变暖观察前哨的重要地位,突出其在环境和生态问题预警方面的巨大科研价值。随后,康教授详细介绍了珠峰科考的主要内容,包括冰芯钻取、冰川监测、大气观测等,使学生们了解到珠峰冰川是记录地球历史和全球变暖痕迹的珍贵“历史书”。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康教授还分享了许多珠峰科考的趣味小视频,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入地了解科考的艰辛与乐趣。更令人动容的是,康教授讲述了科学家们在珠峰科考中的艰辛历程和感人故事,例如在海拔7000米的冰裂隙旁采集数据、与暴风雪赛跑架设气象站等。科考队员在日记中写道的“每走一步都要动用意志去克服不想动的惰性……唯有向前走。人,真的需要一种精神的!”深深地震撼了在场听众。
康教授还动情地讲述了“老青藏”精神,鼓励孩子们学习“老青藏”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并寄语他们“乐于冰雪,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从“登珠峰要多少天?”到“营地怎么上厕所?”问题涉及范围广泛且充满童趣。康教授十分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巅峰使命”科普大讲堂,不仅让学生们对珠峰科考和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要以科学家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勇敢追梦,为未来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郑魁)
- 2025-05-08“科学与中国”甘肃行活动在庆阳举办
- 2025-05-07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 2025-05-07高举全球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的旗帜
- 2025-05-07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