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草原巡察摸实情 下沉一线解民忧
深秋的祁连山麓,冷风带着雪山的清冽。然而,这并未阻挡张掖市肃南县委巡察组干部的脚步。在皇城镇河东村牧民孙永祯家的帐篷里,巡察组干部用熟悉的乡音与他围炉而坐,从草原生态奖补资金发放到村里最近的项目决策,聊得热火朝天。
“干部们不说‘官话’,专讲我们听得懂的土话,我这心里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孙永祯感慨道。这幕干群促膝长谈的场景,正是肃南县近期深入开展对村专项巡察工作的生动写照。
肃南县地域辽阔,牧民居住高度分散,传统巡察方式面临“找不到人、听不到真话、查不透问题”的困境。如何让监督覆盖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听到牧民最真实的声音,成为摆在巡察工作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面对挑战,肃南县委在第六、七轮巡察中,立足牧区实际,果断调整策略,摒弃“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滴灌”。通过整合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多部门数据资源,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最终确定25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围绕“草原奖补政策落实”这一牧民最关切的主题,开展名为“草原巡”的专项巡察。巡察组在全面查阅资料账目的基础上,以直插一线入户走访的方式,发现真问题,倾听真诉求。
为确保巡察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肃南县探索总结出一套契合牧区特点的“四式工作法”,让巡察利剑直抵基层“末梢”,有效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过去下乡,常常是村干部领着去哪家就去哪家,群众有顾虑,很多话不便说。”一位巡察组干部坦言。为打破这一壁垒,巡察组采用“点餐式”入户法,由村委会提供“三委”成员、普通村民、低保户等各类群体名册及联系方式,巡察组综合研判,自主选定走访对象,重点关注可能存在问题或具有代表性的牧户。针对牧户居住分散的特点,巡察组预先绘制详细的居住“网格图”,“按图索骥”直接上门倾听群众诉求。两轮巡察累计走访群众760余户,巡察触角延伸至草原各个村落,确保信息收集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大叔,今年草场奖补的钱都按时拿到了吗?”“您觉得村里最近定的那个项目咋样?”……巡察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再拘泥固定流程,围绕各村巡察重点,用“拉家常”的方式,与牧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并记录村“两委”班子履职、廉洁用权情况以及草原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生产生活难题。通过与群众深入交流,巡察组共梳理出各类问题48个,掌握有价值线索4条,征集到意见建议26条。
针对反映集中的项目建设、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等问题,巡察人员深入现场实地核查具体情况,详细比对数据资料,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核实准确。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6件,其中立案查处4件,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5人。
巡察干部用脚步丈量草原,累计推动解决自来水供应不稳、路灯损坏维修、牲畜防疫圈舍配套、集体资金分红兑现、牧民异地借牧保障等12件民生实事,向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提交禁牧后产业培育、畜牧业转型升级、牧民技能培训等建议24条,真正以巡察实效赋能基层治理。(供稿 代长龙 编辑 达小强)
- 2025-11-18“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 2025-11-18协同攻坚 源头治理 破解不动产“登记难”
- 2025-11-18甘肃公航旅集团监察专员办组织编写的《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实务参考》一书出版
- 2025-11-18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