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交建集团纪委:以有力监督赋能企业改革发展
今年以来,省公交建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立足专责监督定位和企业实际,落实落细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以监督质效提升赋能企业改革发展。上半年,省公交建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31%,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完成进度达94.2%,为年底高质量收关打好坚实基础。
不断深化政治监督,把稳前行“方向盘”
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情况纳入重点监督清单,及时跟进、全程问效。加强对完善公司治理中强化党的领导情况的监督,推动修订集团公司章程、《重大决策事项清单》等,督促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围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目标任务,督促所属各级党组织扛牢改革领导责任,强化安排部署、督导调度、支持帮助,跟进督办,压茬推进。上半年,集团公司120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13项。
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持续开展政治生态评估,修改完善集团政治生态分析研判7项具体内容、57个指标体系,力求画好、画准政治生态“特征像”。上半年,结合集团公司第五轮巡察工作,对两户二级企业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督促强化监督管理、堵塞制度漏洞、促进企业治理。严格履行巡察整改监督责任,紧盯被巡察4户二级企业和提级巡察8户三级企业个性问题,重点关注共性问题,通过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汇报、现场查访等方式,加大对移交问题整改事项跟踪催办和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巡察成果落实落地。
抓实抓细日常监督,拧紧项目“安全弦”
项目是集团稳定发展的“压舱石”。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把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监督重点,聚焦项目建设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以强有力监督护航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及时对重大项目“一把手”及“关键少数”开展“体检”,组建监督督导组深入一线监督检查,推动责任落实。上半年,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谈话146人,督促二级企业党委、纪委对重大项目“一把手”开展履职提醒谈话22人。
围绕项目前期、合同管理、项目实施、材料设备采购租赁及使用、施工分包及农民工工资、工程验收、资金拨付及使用等7个关键环节,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梳理40项负面行为,形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负面行为清单》,在精准监督的同时,为干部职工划出红线。
持续开展教育培训,提升监督执纪“硬本领”
“集团纪委每年都组织业务培训,今年的培训内容更精准、更实用,设置的课程既有党纪法规解读,也有纪检监察工作实务,还有集团生产经营相关业务工作讲解,回去以后干工作更有信心了。”近日,一名二级企业纪检干部参加培训后表示收获满满。
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统筹谋划,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帮助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持续提升政治修养、工作素养。今年7月以来,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综合业务培训,集团各级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党委巡察办干部,以及各项目管理机构和运营公司党组织纪检委员90余人参加培训,实现对象全覆盖。
在强化理论武装基础上,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坚持以案代训、以巡代训、以干代训,抽调各级企业纪委负责人、业务骨干参与常规巡察、专项整治、交叉办案、案件审理、案件评查等,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增长本领。
发挥纪检委员作用,构建基层监督“防护网”
省公交建集团注重推动党建与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各建设项目实施“一项目一总支”的“大党建”管理机制,穿透管理各参建单位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质量安全、成本管控、计量支付、集中采购、投资收益回流等工作,任命财务总监担任所在建设项目党总支纪检委员,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项目建设。
纪检委员作为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是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也是防范廉洁风险、维护群众利益的前沿防线。为此,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梳理明确9项项目管理机构党组织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强化纪检委员职能作用发挥,让“前哨”更灵敏、监督更有效。(供稿 省公交建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 编辑 毛玉煜)
- 2025-08-07三堂会审 | 通过下属单位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如何定性
- 2025-08-07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方法创新
- 2025-08-07精准监督靶向发力 奋力谱写生态保护新篇章 守护大美湿地
- 2025-08-07纾困解难 菜农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