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糊涂账”变“明白账” 陇南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

2025-07-24 09:21 来源:陇南市纪委监委

  “陇南市成县镡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杜彦平在担任纸坊镇草坝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4万余元。2025年4月,杜彦平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近日,陇南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1起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典型案件,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把整治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作为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有力抓手,加强与职能部门协同联动,督促农业农村等部门围绕村集体财务、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6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底数清,才能情况明、发力准。市纪委监委注重摸清集体底数,督促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全市共组织198个乡镇、3204个村级单位、117个组级单位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清查,共清查核实集体土地资源2700余万亩,确权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原值为200余亿元,已登记录入“三资”管理平台114亿元,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强化了“三资”网络化建设管理。

  成县纪委监委组织县乡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社区)开展村级项目实施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有的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收支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近日,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约谈提醒会上,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通报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的相关问题,要求各县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通过查问题、抓整改、建机制一体发力,切实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4月上旬,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13个乡镇的村(社区),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情况现场督促调度,并逐县区下发问题清单,要求认真对照检视、抓好整改落实。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排查整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315个。

  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注重深挖彻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背后的风腐问题,不断加大办案力度,督促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线索,以有力监督执纪执法保障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徽县纪委监委大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图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了解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

  该市整合市县纪检监察工作力量,采取领导包案、提级核查、“室组”联动等方式,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案件优先办、重点查,着力提升查办案件质效。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农村集体“三资”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145件,立案166人,批评教育和处理27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1人。

  同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常态化整治,督促乡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村务公开管理规范》,对农村集体“三资”等重点内容全面公开,乡镇纪委通过查看公开栏、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对村务公开不落实、责任履行不到位,搞弄虚作假、回避监督的严肃问责。今年以来,查处村务公开公示不规范问题4起,处理5人。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查找制度短板漏洞,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农业农村局修订完善《陇南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使用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市村级办公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扎紧制度笼子。(供稿 侯小康 编辑 张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