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张掖:构筑“1+N”制度体系 让基层监督有形更有效

2025-07-11 17:55 来源:张掖市纪委监委

  盛夏七月,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镇纪委新配备的谈话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核查一起村级财务问题。“现在办案场所规范了,职能职责也更加清晰了,我们开展监督办案更有底气了!”镇纪委书记寇丽萍说。

  今年以来,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成立课题组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深入调研,发现基层监督力量不足、效能不高和“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仍然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制定深化片区协作、乡镇纪委履职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指引等方面制度,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见效,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注入强劲动力。

  配强人员深化协同,实现监督力量“攥指成拳”

  “全镇28个行政村、3.7万人口,镇纪委仅1名书记和1 名专干,人单力薄,工作起来有心无力。”甘州区沙井镇纪委书记邵强谈到乡镇纪委工作面临的困难时说。

  作为河西走廊中部的农业大市,全市65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肩负着监督7.1万余名党员干部的重任。

  为解决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市纪委监委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部门衔接,明确提出按照乡镇类别,在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内配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一类乡镇不少于5人,二类乡镇不少于4人,三类乡镇不少于3人,街道纪工委统一按照不少于4人的标准配备纪检监察干部。

  市纪委监委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1+N制度体系。

  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涉及领域广,监督事项多,必须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全市六县区纪委监委均建立了片区协作机制,对加强县域内纪检监察力量统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还存在县区纪委监委对片区协作的指导督促不够、协作效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

  对此,市纪委监委制定《张掖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片区协作工作办法》,对片区协作的启动情形、协作内容、协作方式等予以明确,积极推行“1名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1个派驻机构+N个乡镇纪委”的片区协作模式,实现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力量调配、统一线索管理、统一安全监管的“四统一”模式,采取指定管辖、提级直查、联合监督、交叉办案等方式,有效破解人情干扰、业务不精、力量不足等难题。

  建好阵地厘清职责,打造群众身边“纪委监委”

  “因受办公条件制约,乡纪委的办公室同时也是信访接待室和谈话室,开展工作很不方便。”甘州区花寨乡纪委书记杨坤说。

  为解决乡镇纪检监察机构阵地建设不足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制定《张掖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办公场所标准化建设指引》,按照统一机构名称、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办公场所、统一办公办案装备、统一经费保障、统一档案管理等“六统一”的要求,对原有办公场所升级改造,并与财政部门衔接,将乡镇纪委工作经费列入县区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高台县合黎镇纪委工作人员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情况。

  为提升基层纪委办案质效,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张掖市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办法》,从信访举报和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审理处分等方面明确操作规范。同时,为厘清职能职责,探索制定张掖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履职清单,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审查调查、问责处置、廉政教育、自身建设等方面,对乡镇纪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划定“标尺”。

  抓好培训建强队伍,锻造过硬基层“纪检铁军”

  “目前乡镇纪委新手较多,他们在入职前,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岗位培训,缺乏监督办案能力,工作中存在本领恐慌。”市纪委监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指出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困境。

  6月23日至27日,一场聚焦基层监督的实战练兵在甘肃高台干部学院举办。通过专题辅导、情景教学、党性实践、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全市65名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充电蓄能”。 

  “这次培训,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业务技能,对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新的思路。”民乐县新天镇纪委书记吴东感说。

  6月27日,为期5天的全市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甘肃高台干部学院结业。

  在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市纪委监委机关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采取上挂下派交流锻炼、以案以会代训、结对帮带指导、协作办案等方式强化实战实训,有力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和工作质效。今年上半年,全市乡镇纪委共处置问题线索325件,立案149件,其中自办案件93件。

  数据赋能激发活力,打通村级监督“前哨探头”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但调研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存在“重设立、轻管理”等问题。

  为此,市纪委监委把推动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有效衔接作为切口,与组织、社会工作、民政等部门联合印发《张掖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指引(试行)》,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权限、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制度机制和履职保障等。目前,全市836个行政村中, 95%的村实现了村党组织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乡镇纪委通过组织培训、交叉检查等方式,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积极履职,实现监督信息互通、工作程序契合、监督效果叠加。

  6月30日,临泽县新华镇纪委召开全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月例会。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月例会在临泽县新华镇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会上,全镇1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围绕半年来的工作述职,镇纪委书记一一点评,并对下一步开展好村务监督工作作出安排。

  “这次例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总结工作、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增强了开展监督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新华镇胜利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希祥说。

  与此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基层智慧监督,推动基层监督方式转变、提档升级。山丹县纪委监委搭建“123”智慧监督云平台,链接“12388”举报平台,集成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贯通“12345”市民热线、县行政效能监督平台和廉情监督热线,并将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工作人员、村“两委”、社长等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打造全域覆盖、阳光公开的监督环境,实现“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供稿 吕铁军 编辑 张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