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甘肃张掖用好信息技术管住小微权力

2025-04-30 10: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前不久,张掖市民乐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一条“何某已经不在本村居住好多年了,为什么还能享受低保资金”的举报信息引起了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关注。经查,时任该县某村村委会副主任的杜某在评定低保救助过程中优亲厚友,违规为其亲属何某申请办理低保。因杜某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和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等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是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运用大数据强化基层监督的有效方法。市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梳理形成服务类、管理类、决策类和其他类4类小微权力清单,按照“一事一清单、一单一流程”方式编制流程图,规范录入公示数据,动态更新清单事项。截至目前,全市督促职能部门录入小微权力事项1280项。

  过去群众了解各类政策、资金发放等情况基本靠腿跑、靠嘴问,现在都在网上公开,只需动动手指,相关信息便可一网览尽。“2月低保发放465元。”拿出手机识别村民微信群中分享的二维码,从“廉情监督热线”小程序进入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点击惠民资金板块并输入身份证号,山丹县清泉镇南湖村村民张某便查到了自己当月的低保发放情况,个人明细、发放时间、资金类型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是张某一人,如今村里凡是会用智能手机的村民,都会定期登录相关程序,查看各类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

  查询方便了,群众监督也更容易开展。去年底,“清廉甘州”小程序“投诉直通车”模块中收到一条群众举报信息,反映甘州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陈某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向经营户索要烟、酒等物品。甘州区纪委监委迅速开展走访核实,经查反映问题基本属实,陈某最终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大数据将各类信息明明白白“晒”出来,既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也增强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廉洁干事的信任感。“在以往的工作中,有的群众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会根据自己的怀疑反复反映问题,干部也因被冤枉却有口难辩,导致工作中束手束脚。”高台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现在只要登录各平台,不用多说一句话,各类数据就成了为基层干部正名的有力证据。“平台既管住了基层干部的手,也让群众更踏实、放心,对党组织更信任信赖。”(作者 王梦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