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用好信息技术管住小微权力
前不久,张掖市民乐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一条“何某已经不在本村居住好多年了,为什么还能享受低保资金”的举报信息引起了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关注。经查,时任该县某村村委会副主任的杜某在评定低保救助过程中优亲厚友,违规为其亲属何某申请办理低保。因杜某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和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等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是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运用大数据强化基层监督的有效方法。市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梳理形成服务类、管理类、决策类和其他类4类小微权力清单,按照“一事一清单、一单一流程”方式编制流程图,规范录入公示数据,动态更新清单事项。截至目前,全市督促职能部门录入小微权力事项1280项。
过去群众了解各类政策、资金发放等情况基本靠腿跑、靠嘴问,现在都在网上公开,只需动动手指,相关信息便可一网览尽。“2月低保发放465元。”拿出手机识别村民微信群中分享的二维码,从“廉情监督热线”小程序进入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点击惠民资金板块并输入身份证号,山丹县清泉镇南湖村村民张某便查到了自己当月的低保发放情况,个人明细、发放时间、资金类型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是张某一人,如今村里凡是会用智能手机的村民,都会定期登录相关程序,查看各类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
查询方便了,群众监督也更容易开展。去年底,“清廉甘州”小程序“投诉直通车”模块中收到一条群众举报信息,反映甘州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陈某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向经营户索要烟、酒等物品。甘州区纪委监委迅速开展走访核实,经查反映问题基本属实,陈某最终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大数据将各类信息明明白白“晒”出来,既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也增强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廉洁干事的信任感。“在以往的工作中,有的群众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会根据自己的怀疑反复反映问题,干部也因被冤枉却有口难辩,导致工作中束手束脚。”高台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现在只要登录各平台,不用多说一句话,各类数据就成了为基层干部正名的有力证据。“平台既管住了基层干部的手,也让群众更踏实、放心,对党组织更信任信赖。”(作者 王梦婷)
- 2025-04-29河南安阳推出“双清单双交办”工作机制 全链条明责压责考责
- 2025-04-29新视野 |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 2025-04-29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
- 2025-04-29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