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省内游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作交流

2025-11-27 11:3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周凤英

  在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责任主体,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关键力量。探索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作交流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联合体有助于打破各学段间的“隔阂”,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切入点,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育人共同体,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常态化的集体备课机制。集体备课是联合体最基础、最核心的协作形式,目标在于促进各学段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一是以联合体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由高校牵头,联合区域内若干中学和小学组建联合体,形成多校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如每学期至少开展2~3次跨学段集体备课会,高校教师侧重理论深化与思想指导,中小学教师结合学情特点分享教学实践经验。二是依托虚拟教研室提升备课效能。建设覆盖所有联合体成员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借助虚拟教研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可以围绕不同教学主题,开发和上传一体化教学素材,为一体化教学提供资源支撑。三是聚焦教学内容实现有机衔接。集体备课旨在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如在讲述“中国梦”主题时,小学阶段注重情感启蒙与故事感染,中学阶段侧重历史脉络与理论认知,大学阶段深化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确保各学段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避免简单重复或相互脱节。

  建立精准化的专题研讨机制。围绕思政课教学重难点开展研讨,提升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科学设置研讨专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针对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设置研究专题。二是利用虚拟教研室拓展研讨的广度与深度。在虚拟教研室设置专题研讨区,组织联合体成员针对同一专题进行探讨,进行思想碰撞,凝聚集体智慧,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专题进行深层解读,将前沿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参考。三是推动研讨成果应用于实践。围绕同一思政课专题,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系列教学活动,帮助教师直观感受不同学段思政教学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反哺和深化专题研讨。

  构建问题导向的课题研究机制。课题研究是推动联合体持续发展、产出高质量成果的重要动力。一是大力提倡以联合体为单位申报课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可推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研究课题,以联合体开展一体化实践遇到的问题为导向,申报“大中小学思政课评价一体化研究”“根据学情分层建设思政课教学内容研究”“虚拟教研室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等选题。二是依托虚拟教研室开展课题研究。在虚拟教研室搭建云端实验室,开展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数据,总结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情况,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三是推动研究成果服务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学实践。将形成的衔接指标体系、教学资源库、教学改进策略等研究成果,系统运用于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提升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水平。

  打造立体化的交流展示机制。交流展示机制旨在检验联合体工作成效,分享成功经验,激发教师参与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竞赛。按照“同题异构”原则,由联合体选定教学主题,组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教师依次进行教学展示,生动体现思政课教学的递进性与整体性。二是开展优秀课例展示活动。遴选在“线下同上一堂课”中的优秀课例进行公开展示,并邀请专家点评、同行评议,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架起沟通桥梁,助力一体化育人质量的提升。

  健全长效化的运行保障机制。运行保障机制是联合体得以运行并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加强组织与制度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机构作用的基础上,指导联合体开展工作,广泛调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求,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总结工作。二是加强平台与技术保障。围绕数智资源,加大信息化投入,重点开发功能完善、交互便捷的虚拟教研室平台,支持跨学段、跨区域的教师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协同教研、教学观摩与评课议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与经验的实时交流,保障联合体活动的常态化与高效性。同时,要积极构建协同化、智能化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校园网络、智慧教室、数字思政实验室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开发与更新一体化的数字课程资源库、精品案例库和在线测评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教学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应加强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培育,通过定期组织专项培训、技术工作坊和教学技能竞赛,建立专项教师信息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进行精准学情分析的能力,从而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切实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质增效。三是加强资源与经费保障。要划拨专项拨款,牵头高校积极投入,设立联合体专项经费,为各学段教师参与联合体各项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作者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作交流创新联合体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SJGLX1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