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旅游活动

【祁连山下是我家】张掖高台中水滋养出戈壁“生态新绿”

2025-11-17 17:47 来源:灵秀高台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甘肃省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滩的防护林带虽已泛起黄褐,却因“冬灌”的滋养焕发着生机。林木管护员刘万齐走进滴灌控制井房,轻轻拧开阀门,汩汩“中水”便沿着地下管网,精准滋养着这片曾经贫瘠的戈壁滩。

  “以前这时候,树苗早被风沙抽得只剩半截。”刘万齐蹲下身,指尖拂过湿润的沙层,语气中满是欣慰,“现在好了,中水顺着管子精准滴到根上,树苗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年均降水量仅103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水资源匮乏一度成为当地生态治理的“卡脖子”难题。作为全县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合黎镇八坝滩曾深陷“造林难、护绿更难”的困境。过去连年植树,却始终受制于水源短缺,“种得多、活得少”成为常态,“有树无水、有绿难续”更是戈壁人工造林绕不开的坎儿。

图为合黎镇八坝滩借力“中水”栽植的梭梭。

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片蒸发量是降水量20倍的戈壁上,没水的话,再好的树苗也难成活。”常年与风沙打交道的刘万齐对此感触颇深。

  转机始于2024年。高台县因地制宜巧做“水文章”,将县城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变废为宝,修建起容量19.8万立方米的调蓄塘坝,为生态建设开辟出稳定的“第二水源”。2025年春,八坝滩成功搭上“中水快车”,配套建设灌溉管网,不仅完成7361亩人工造林,更有效保障了长4.6公里俄罗斯杨防护林带的用水需求。

  “中水通过地下管网输送,结合浅埋滴灌实现精准灌溉,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林木成活率。”高台县治沙站高级工程师黄步青言语间难掩兴奋。翻开刘万齐的工作日志,一份详实的“生态账本”清晰呈现:3月开挖管道20公里、铺设滴灌带59公里;4月栽植梭梭、花棒苗木120万株,同步开展灌溉……这位西北汉子望着成片新绿感慨道:“中水给了树生命,树则回馈我们绿洲。”

图为高台县胭脂堡滩修建的蓄水池灌溉设施。

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让中水“物尽其用”,实现“丰蓄枯用、常蓄应急”,高台县林草局副局长徐彩军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对接水务部门,推进“中水扩容”工程,新建库容150万立方米的中水塘坝。“这相当于再造一座‘生态水库’,未来可满足约3万亩林地的灌溉用水需求。”

  如今,八坝滩上,中水滋养下的梭梭、花棒等苗木茁壮成长,尽显勃勃生机。随着中水的创新回用,昔日“望沙兴叹”的广袤戈壁,正逐步实现“以水点绿”的生态蝶变,北部滩层层叠叠的新绿,不断延伸着“三北”工程的绿色屏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