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省内游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反弹琵琶图》 敦煌壁画中舞出的千年风华

2025-11-03 11:12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吕庚青 刘姗 程健 宋芳科 王星懿

  10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张掖、嘉峪关、酒泉市委网信办与敦煌研究院、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共同承办的“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敦煌。

  当天,由中央及省市县媒体记者、商业平台编辑、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走进莫高窟,这座屹立于大漠戈壁中的艺术殿堂,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在众多璀璨夺目的壁画中,《反弹琵琶图》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作为第112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静静地镶嵌在洞窟的墙壁上,整个画面巧妙地位于《说法图》前方的平台上。这里是经变画的舞乐区域,仿佛是古代佛国世界中一场盛大演出的舞台。

  左边的乐师,依次手持拍板、竹笛和拨浪鼓,右边的乐师,则依次拿着琵琶、阮和箜篌。六位乐师皆忘情地弹奏着乐曲,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到平台的中央,仿佛那里正上演着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画面中央的地毯上,一位赤着脚的伎乐天正翩翩起舞。她头上束着高高的发髻,上身赤裸,却佩戴着华丽的璎珞,下穿长裤,更显身姿的灵动与矫健。她将琵琶置于脑后,丰腴的双臂反握着琵琶弹奏,左脚稳稳地支撑着身体,右脚翘起,踏足而舞。那飘带在她身旁舒卷飞扬,如同天边的云霞,节拍鲜明有力,神情沉着自然,却又充满无限的活力。

  画面中的人物造型严格遵循唐代仕女的画风绘制,显得丰腴饱满,恰似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气质写照。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仿佛是画师用灵动的笔触在墙壁上勾勒出的生命乐章。画面的颜色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色。整个画面显得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虽然伎乐天头部原本贴金的头饰已经剥落,但岁月的痕迹并未减损她雍容华贵的气质,反而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为了生动地表现出舞乐的真实感,画师巧妙地采用了透视的技法。通过这种透视技法,观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演出现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伎乐天伴着仙乐翩翩起舞的美妙场景。她修长的飘带也随着舞姿而扭动起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一千年之后,画面被定格在了那一刻,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反弹琵琶舞,被认为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之一。那灵动的身姿、飞扬的飘带、悠扬的乐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向我们诉说着古代丝路文明的辉煌与灿烂。(敦煌研究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