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省内游

冯玉雷:马衔山玉文化考察活动的缘起

2025-10-13 09:4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冯玉雷

  我首先介绍一下这次玉文化活动的缘起。

  其一,昆仑文化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昆仑文化本来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显学”,近年来,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给昆仑文化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新内容,正如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先生在《原始昆仑的人证物证》(《光明日报》,2025.9.29)一文中说:“文学人类学团队十七次玉路考察结果,得出5.0版的西玉东输史。可以从我国西部玉矿脉开发并输送中原的年代表,重新审视原始昆仑系列之山的多米诺生成顺序:1.武山县鸳鸯山墨绿色蛇纹石玉,约5500年前;2.临洮马衔山玉,约4100年前;3.祁连山酒泉黑河(弱水)玉,约3800年前;4.祁连山敦煌三危山玉,约3500年前;5.肃北马鬃山玉,约3500年前。这五个出玉、用玉的古玉矿遗址,全部在新疆以东的甘肃,并从上五千年贯穿到下五千年。它们才是如今可用物证得到实证的原始昆仑所在。”2015年,我们组织的第四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的重要成果是叶舒宪先生提出“玉出二马冈”(马衔山、马鬃山),2024年7月和8月,第十七次玉帛之路考察后半段,主针对兰州榆中玉石崖子玉矿开展调查。可以说,这次考察,是对第四次、第十七次玉帛之路考察的重要补充,也是2024年4月13日启动的“巡礼马衔山活动”的继续和对昆仑文化研究与文物相结合的推进。

  其二,陈克恭教授新近出版的《方圆统一论》为昆仑文化研究注入了坚实的科学内容。昆仑文化源于观象授时的现实基础,《周髀算经》注释中提到,太阳日行的图像也就构成了昆仑形状,其本作圆形,而最初形制规划即是体现二分二至日行轨迹的三天或三圆(冯时),进而形成古老的“天圆地方”思想观念。方圆符号(昆仑)根脉源于先民对天体的崇拜,是昆仑文化核心内容。《吕氏春秋·圆道》篇阐释方圆内涵:“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对方圆关系,中国先民在距今7000年前就已有成熟表达,承载物以彩陶为主,玉器为辅;距今5000年前,随着“欧亚大陆草原-绿洲之路”开通,华夏文明在国际文化大交流背景下迅速发展,“玉器时代”(距今5000—4000年)拉开帷幕,以玉器为核心,以彩陶、青铜器、绿松石等为辅,并且在建筑和墓葬中也有呈现;距今4000年前后,方圆文化符号(昆仑)与现实地理中的大山结合,形成以玉文化为标志的一批西部产玉大山、昆仑神话地望及中华民族圣山——昆仑山。今新疆昆仑山系汉武帝钦定,而此前,古人曾以陇山、祁连山、马衔山、三危山、马鬃山、岷山、贺兰山等同玉文化相关的名山为昆仑神话中的现实地理地望。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问题因为无法得到科学实证而饱受质疑。陈克恭教授在《方圆统一论》中提到,方圆被视为人类理性的起点,与日地关系中的黄赤交角形成奇妙呼应,在该书本体论部分认为勾股定理被视为方圆接续无穷的底层逻辑,印证了“数之法出于圆方”的古老智慧。可以说,《方圆统一论》为昆仑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阐释、继承和弘扬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其三,昆仑文化考古和研究成果为国家昆仑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可靠的学术支撑。目前,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文化公园正在建设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先生认为,如果继续增列这份名单,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藏羌彝走廊”、昆仑(包括青藏高原)等,都可能是潜在候选对象。2025年9月15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确认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并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至此,持续三个多月的“现象级文化事件”尘埃落定。刻石及其内容不仅再次扩展了关于秦统一后秦王朝活动范围的认识,为上古“昆仑”方位提供了新证据,而且对秦王朝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进程等问题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昆仑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陇山、秦岭、祁连山、马衔山、三危山、马鬃山等产玉之山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在“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为此,我们举办这次玉文化活动,期望助推文博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冯玉雷,本次活动学术主持,西北师大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一级作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