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用小支点撬动大温暖
7月期间,广州南站旅客日均到发59.4万人次,在车站南站川流不息的人潮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是指引旅客的客运员、保障安全的安检员、维护秩序的调度员……而当他们坚守岗位时,子女照护往往成为心头牵挂。广州南站“职工子女临托园”的出现,恰如一缕暖阳,既解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更彰显了车站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成为交通枢纽里一道温情脉脉的风景线。
对于广州南站这样的交通枢纽而言,职工的稳定与专注直接关系到千万旅客的出行安全。过去,不少双职工家庭在节假日面临“孩子无人带”的困境,轻则分心牵挂,重则不得不申请调班,间接影响了车站运转效率。临托园的落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个难题。一位广州南站的客运员感慨:“以前上班期间总是惦记独自在家的孩子,现在把他送到临托园,有老师照顾,我在岗上更能全神贯注。”
而其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这种“托举未来”的举措,重新定义了车站与职工的关系。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客运现场,职工仅是“岗位上的螺丝钉”,而看到了他们作为父母的柔软与牵挂,让“以站为家”从口号变为现实。当职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便会将这份温暖转化为服务旅客的热情——这正是临托园带来的“蝴蝶效应”:守护了职工的小家,便稳固了车站这个大家。
车站交接班期间,走进广州南站的临托园,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刚下班的职工接过睡眼惺忪的孩子,轻声道一句“谢谢老师”;妈妈牵着孩子的手,听着他向妈妈汇报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学习的新知识,嘴角扬起安心的笑容。这些细碎的瞬间,拼凑出交通枢纽最动人的底色。
广州南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服务升级,不仅要面向千万旅客,更要温暖身边的每一位劳动者。职工子女临托园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支点,却以人文关怀为杠杆,切实解决了车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撬动了车站运转质量与职工幸福感的双重提升。这种将“民生温度”融入“交通速度”的智慧,将为广州南车站“高质量”转型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赵璐)
- 2025-08-30青年干部在田间地头 实践彰显责任担当
- 2025-08-30党员干部要争当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 2025-08-30绘就乡村振兴与产业繁荣新画卷
- 2025-08-30减负不减责 以“新姿态”书写实干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