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赋能走特色发展之路,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共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带动消费约342.13亿元。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传统村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传统村落,对于发展乡村产业、助力富民增收至关重要。
注重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保护传统村落,既要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也不能忽视传统村落的灵魂性精神内涵,必须加以整体性保护。近年来,各地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制定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方案,将传统村落纳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范围,保护和修缮一批古村落、古建筑和红色遗址。各地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实际,兼顾乡村旅游产业、业态的发展,推动本地红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等的传承和保护。将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突破口,并列为本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号工程”。一些地方依托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以及自然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护文化根脉。总之,各地既要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也要把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保护中更好利用传统村落的自身资源,为传统村落保护注入源头活水。
注重文旅融合。无论是广袤的农村地区,还是那些传统村落,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既有利于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也能够更好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对此,各地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挖掘特色产业。一些传统村落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按照村庄功能定位、产业特色,确立“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差异化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有的地方实施“百企带百村”行动,激活民营企业运营动力,打造民宿、餐饮、休闲、游乐等文旅新业态,让游客既可以漫步街道,品尝特色小吃,也可以观看3D电影,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一些地方凭借传统村落的独特景观,落成为电影热门取景地,并建成汉服馆、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文创店等,通过文旅发展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注重场景创新。近年来,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古建文化资源和农业基础,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园项目,集高效农业、采摘体验、景观创意、教育研学为一体,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传统村落保护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地主动创新运营方式,积极创新各类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业态布局,实现多业态并举,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一些地方抢抓节假日等旅游黄金节点,举办广场舞大赛、乡村健步走等系列赛事,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打卡旅游。近年来,各地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资源,大力发展优质乡村产业,引导各个传统村落结合自身特色,完善联农益农机制,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观光旅游、服务体验、休闲娱乐等文旅新业态,讲好传统文化故事,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古村焕发光彩。(张闲语)
- 2025-08-30【好评中国】激荡青年就业服务的源头活水
- 2025-08-30用忠诚与担当铸就雪域高原最美风景
- 2025-08-30【甘快说·好评中国】从“中国时间”出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力量”
- 2025-08-30迷彩青春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