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甘肃地理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3年拍摄到荒漠猫活动

2025-08-14 16: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8月1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通讯员 柳文斌 王燕玲 严志刚)近日,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营保护站工作人员利用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连续3天追踪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活动的画面,这已是保护区连续3年监测记录到荒漠猫影像资料。

  在连续多次的监测拍摄中发现,这只荒漠猫多在傍晚出现,它在高山草甸地带奔走,在草地间嗅来嗅去寻觅食物,不时驻足警惕回望,观察四周动静,姿态矫健。

  荒漠猫是食肉目猫科猫属哺乳动物,又称草猫、草猞猁、荒猫、漠猫等,中国特有物种。体形较家猫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背部棕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一般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主要以各类啮齿动物为食,是高原捕鼠能手,夜行性动物,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来觅食。荒漠猫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保守估计不足10000只,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一区域连续3年多次监测拍摄到荒漠猫,表明荒漠猫完全适应该生态系统,野生种群稳定,印证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今后,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加大荒漠猫的监测保护力度,在充分利用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追踪监测的基础上,布设红外相机进行定点监测,以期摸清荒漠猫栖息、觅食、繁衍的精确资料。同时,结合近年监测数据资料,划定荒漠猫活动的范围,实行重点保护,减少人为干扰,确保荒漠猫野生种群稳步增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