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绷紧责任之弦,确保秋粮安全

2025-08-13 15: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入汛以来,我国气象条件总体偏差,华东华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黄淮等地持续高温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下半年极端气候事件偏多,旱涝、台风等威胁并存,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多道关口,需着力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为应对给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各地各部门要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在前瞻预判中抓实秋粮生产。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秋粮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面对降雨呈“南北多、中间少”的不利状况,各地各部门要始终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各地各部门要聚焦防汛保粮,采取“人防+技防”联防模式,建设山洪灾害预警水量水位一体站,下拨淤地坝、水库防汛专项资金,提前购置各类防汛物资。雨前要疏通排水沟渠,检修排灌设备;雨后一旦出现内涝,要加快排水防涝,促进根系恢复活力,防止倒伏或早衰。在水分管理上,要结合实际进行合理浇灌。各地要结合农作物长势和生育进程喷施杀虫剂、叶面肥等,保障秋粮生产。各地各部门要提早做好防汛与抗旱工作,做好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确保秋粮丰收。

  在应急响应中抓实高温抗旱。“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当前,对秋粮影响更大的气象因素是持续性高温干旱威胁。受高温干旱影响,土壤失墒较快,部分地区出现玉米叶片卷曲和生长进度滞后现象。各地要及时进入抗旱调度模式,确保调度的流量、水量满足旱区抗旱需求。各地要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助力应对旱情,组织制订流域控制性水工程抗旱调度方案,确保各地水利工程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确保调度的流量、水量满足旱区抗旱需求。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充分发挥农渠、机井、泵站、坑塘等农田水利设施调节作用,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落细节水灌溉和田管关键技术。针对部分受干旱影响严重、基本绝产的玉米地块,要引导各地农户及时采取青贮措施或种植蔬菜、小杂粮等短季作物,减少损失。

  在全力保障中恢复农业生产。确保秋粮丰收,既要抓实防汛抗旱工作,也要注重各方面的保障支撑。入汛以来,各地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在加快恢复,相关农业保险赔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各地督促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要求,提高赔付速度,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灾损农业设施修复、农田疏渠排涝等救灾措施给予补助,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助力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全力抗旱浇灌、抢排积水,有效降低了灾害影响。接下来,各地要继续紧盯干旱、高温热害等灾害风险,加密研判,尽早发布灾害预报预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环环紧扣跟进抓好在田农作物管理。要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沟渠修复整治等,持续增强农业气候韧性。(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