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看甘肃(30)|北狮舞金城 黄河添豪情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舞狮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俗活动,根据地域不同,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南狮梅花桩,北狮通天塔,地域不同,各有绝活,成为中国舞狮精彩绝伦的组成部分。
黄河之滨,金城兰州,舞狮人柴宗峰深爱着舞狮表演,作为北狮传承人,他将舞狮民俗在兰州发扬广大,让这座城市多了几份雄姿与厚重。
柴宗峰说,他的梦想是让北狮成为兰州城市的又一张名片。今天的非遗文化看甘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狮的传承人柴宗峰,看他于狮共舞的豪迈人生。

“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舞狮人,我从小就调皮,父亲看我爱玩,就让我从小狮子舞起,一天天磨砺个性。”柴宗峰说自己从小就热爱舞狮。
但事实舞狮绝不是随便玩玩高兴一下,入了门道要有虔诚之心,一招一式都透着中华功夫,不能有一点怠慢。

学舞狮,先学武术,从小,柴宗峰就练习武术,一招一式间透着精气神,这样狮子上身才能传递舞者的灵气。小狮子憨态可爱,但眼神透着精灵,大狮子威风霸气,步履之间透着正义,这些都需要功夫支撑,才能将狮子作为百兽之王的英气展现出来。
一路走来,柴宗峰没少磕磕绊绊,舞狮本来就是一项富有挑战的运动,懦弱的人没办法完成,为了心爱的事业,受点伤、受点疼不算什么。这些年,当柴宗峰沉迷于舞狮,才发现这项民俗的迷人之处在于砥砺品格。

柴宗峰说,非遗需要传承,像北狮这样的非遗表演始终存在风险,他去学校教孩子们舞狮,只教大家一些基础动作,只要大家玩的高兴就很好,但是北狮的训练有系统的章节和章法,想要将精髓传承下去就得动真格。别家的孩子还是有着担心,可自家的孩子,让他们吃点苦,更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品格。

也是基于此,柴宗峰传承北狮最得意的弟子是自家的一儿一女,还有两个外甥,都是至亲之人,吃苦耐劳的训练更容易把控。
“有时,我也心疼孩子们太累,但送进北狮行列,就不是单纯的玩一玩,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舞狮动作每一个都有名堂,不是随便乱做动作,这样只能毁了国粹。所以从孩子们入行训练起,汗没少出,苦没少吃,要是别的家长都心疼的看不下去了,可是我们一路走来依然坚持。”柴宗峰这样说。
而留给四个孩子的是没有补课的童年,和他们在拳脚功夫中日渐坚韧的人生。一点磕磕碰碰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舞动的少年才是父母最好的收获。
柴宗峰说,他不担心孩子们不上补习班会落后,也不担心孩子们的未来,从小的训练让他们顽强坚定,这便是最好的舞狮人生。

而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兰州北狮,在兰州市安宁区的协助下,柴宗峰在仁寿山非遗一条街开了北狮传习所,成为北狮传承的新阵地。

相对南狮明媚的色彩,喜庆的步伐,以及跳梅花桩的纵身一跃。北狮的本领则寓意勇攀高峰,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柴宗峰说,南狮北狮各有不同,但都是中华国粹,舞龙舞狮自古就是中华传统,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无论南北都要传承好,而作为舞狮人还要成为一名引狮人。

狮子出场气场强大,引狮人也要有绝技在身,对于北狮来说,喷火技艺就是强大的开场,当狮子威风凛凛而来,冲天的火光带来梦幻开场,也是森林之王最好的排面。所以,柴宗峰还自学了喷火技艺,不仅是好的舞狮人,更是优秀的引狮人。

柴宗峰说,现在有这么好的传习环境,只要年轻人热爱,肯吃苦学,他定当倾囊相授,希望北狮在兰州发扬光大,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 2025-07-04“四海琴音 弦歌凉州”古琴诗歌音乐会奏响武威
- 2025-07-03今年暑运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预计运送旅客逾420万人次
- 2025-07-01甘谷县确定国槐和月季为“县树”“县花”
- 2025-07-01临夏州文旅推广活动走进兰州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