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银发专列”:老龄化社会的温情答卷

2025-06-13 16: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5年1至5月,全国飞驰的银发旅游专列突破600列,同比增长超20%——这组跃动的数据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的殷殷嘱托在钢铁动脉上的生动实践。当高铁枢纽无缝衔接社区养老驿站,一条条钢轨正成为普惠养老服务的民生纽带,托举起3亿中国长者“稳稳的幸福”。

  适老专列升级:疾驰的“银发驿站” 车厢加装智能防滑扶手,座位配备24小时健康监测系统,12306开通“敬老一键购票”——这些细节铸就了2025年银发专列的安全底线与服务高线。最新数据显示,全国1-5月开行养老主题列车超600列,仅沈阳铁路局就开行30余趟“候鸟康养专列”,每列车均配备三甲医护团队,实现“高铁坐诊、远程问诊”。更值得称道的是河北的创新实践:2025年对6类适老产品实施专项补贴,在列车上投放可调节轮椅、智能药盒等设备,让车厢化身移动养老空间。正如乘坐Y702次环游云贵的陈淑珍老人所言:“这趟车开得比儿女还贴心!”

  路网衔接养老:15分钟幸福圈加速成型 清晨的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老人们乘地铁20分钟即可享受康复理疗、智慧点餐服务——这正是“轨道上的养老圈”的鲜活写照。2025年上海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的同时,全国82个高铁枢纽同步升级“银发通道”,实现与8500个社区养老中心(湖南数据)、880个农村幸福院(江西数据)的无缝接驳。在辽宁沈阳牡丹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直连高铁票务系统,老人一键预约即可乘动车组赴三甲医院体检;京张高铁清河站更创新打造“适老综合体”,候车厅与老年活动中心仅一门之隔。钢铁动脉的“末梢神经”,正将养老服务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

  银发经济提速:万亿产业搭上高铁快车 疾驰的列车正激活银发经济新生态。2025年国家将银发经济列为重点工程,铁路部门率先响应:成渝铁路推出“候鸟养老计次票”,半年带动消费超8亿元;河北依托高铁网布局“环京康养产业带”,对智能护理床等产品补贴30%;更令人振奋的是《铁路银发旅游发展规划》的落地——2025年已设计32条精品路线,2027年将扩展至100条,开行规模向2500列迈进。当江西农村长者乘动车组赴庐山温泉疗养,当“丝路文化养老专列”满载旅客西行,一条融合旅居、医疗、文化的养老产业链在钢轨上加速成型。

  从绿皮车厢里的简易担架架,到复兴号上的智能健康舱;从单一运输工具到多元养老载体,钢铁动脉的变迁丈量着“老有优养”的民生温度。当银发专列满载欢笑声穿越锦绣山河,当高铁枢纽延伸出普惠养老服务网,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铁轨的延伸,更是一个政党“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价值坐标。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养老产业”部署的深化,更多“开往春天的养老专列”必将驶向“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幸福站台。(谭雄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