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承压前行,释放经济增长的韧性
面对外部冲击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韧性,是当下中国经济承压向前、稳中有进的鲜明注脚。2025年即将过半,来到万物茂盛、生机盎然的时节。放眼大江南北,蓬勃跃动的,是各行各业向上生长的韧劲,是大国经济砥砺奋进的气象。
在压力挑战中释放韧性。今年以来,面对外贸承压、就业承压,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诸多压力挑战,各地保持定力,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从4月的经济发展数据看,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韧性活力。从内需看,交通出行、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从创新看,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从外贸看,1至4月,我国对东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均快于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8%。从民生看,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连续2个月下降;物价延续总体稳定态势。透过高频指标,看到了“向新向好”的态势。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中国强大的工业部门、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弹性的对外贸易,在逆境中表现出巨大韧性。
在真抓实干中厚植韧性。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来源于各个层面与各个行业。从企业的主动作为,到内需的拉动,再到风险防范与化解。从企业发展看,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更多外贸企业坚持做好产品和服务,破解市场需求瓶颈,突破“卡脖子”技术,不断开辟新的蓝海。从内需市场看,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地实施,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从创新融合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产品、新技术通过大规模应用和持续迭代,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创新发展始终蹄疾步稳。从风险化解看,从一揽子化债政策,到城市更新行动,从房地产市场,到资本市场等,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挑战,各地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粮食、能源“两个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砥砺前行中铸就韧性。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既要把握机遇,抓好落实,也要把握时与势、谋定长远。从对外开放来看,从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两大国际展会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彰显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筑起国内大循环坚强支撑,以强大资源要素汇聚能力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搭建平台。从深化改革来看,各地要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从谋划部署来看,各地要抢抓关键期,加快推动政策落实,抓紧部署下一阶段重点经济工作。持续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在突围中努力转型、在创新中自我超越。亿万劳动者,以智慧和汗水,共同托举中国经济的盎然生机。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力量,在砥砺前行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张若麟)
- 2025-05-27【地评线】飞天网评:激荡文化强国建设的澎湃力量
- 2025-05-27张掖|假日新风尚折射精神追求之变
- 2025-05-27庆阳|当好庆阳名片
- 2025-05-27兰州|亚高原马拉松口碑出圈 兰州超级IP咋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