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传承“焦裕禄精神”彰显党员干部担当

2025-05-27 17: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但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一代代党员干部的前行之路。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在扎根群众中厚植情怀,在攻坚克难中锤炼筋骨,在清正廉洁中筑牢底线,让这一精神焕发新光彩、注入新内涵,成为引领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

  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情怀扎根群众,当好为民服务的“贴心人”。焦裕禄精神的精髓之一,生动体现在干部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能否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干部厚植为民情怀,关键要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掏心窝子。要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坐坐农家板凳,听听群众心声,从柴米油盐中摸清需求,在家长里短里发现症结,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为工作着力点。要善于换位思考,多问一句“群众需要什么”,多想一步“我能解决什么”,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少搞一些“锦上添花”的虚功。要敢于直面矛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不拖,对历史遗留的难题敢接敢担,用“钉钉子”精神把惠民政策落到底,用“绣花功夫”把民生工程抓到位。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迎难而上,争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传承焦裕禄精神,不仅要学他“心里装着群众”的初心,更要学他“拼命也要干成事”的闯劲。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大考越担当,这才是对焦裕禄精神最好的传承。广大干部面对矛盾要敢于亮剑,遇到征地拆迁、生态治理、风险化解等复杂问题时,不躲不绕、不等不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破难题、闯新路。面对压力要勇于扛责,在改革发展的攻坚任务中,主动认领“责任田”,带头签订“责任状”,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推进、促落实。面对挑战要善于突破,既要传承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创新意识,也要运用新时代的数字化手段、系统化思维,在传统方法与现代理念的结合中找准破题之策。

  以“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操守严于律己,树起清正廉洁的“风向标”。焦裕禄同志“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的坚守,是干部应有的境界。对于党的干部来说,只有自己身子正、腰杆硬,说话办事才有底气。要始终绷紧思想之弦,围绕党章党规常学常新、常思常省,在警示教育中敲响警钟,在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让纪律规矩成为言行的“紧箍咒”。要始终把牢用权之度,处理重大决策时多想一想“是否合规”,面对利益诱惑时多问一问“是否逾矩”,办理群众事务时多查一查“是否公道”,确保权力始终用在为民造福的正道上。要始终坚守修身之本,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以“一杯清茶两袖清风”的淡泊涵养正气,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勤勉践行初心。(刘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