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主动作为,做好出口转内销大文章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对国际经贸秩序造成严重冲击。我国外贸企业出口承压,出口转内销成为不少企业解决当前困难的重要选择。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各地要通过政企协同发力、标准互通互融、全渠道多方赋能,将外贸优品锻造成国货潮品,把国内统一大市场打造为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
在深化认识中推进出口转内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出口转内销是我国外贸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手段,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战略纵深为外贸企业的出口转内销提供了有效的转型缓冲。当前我国企业出口环境复杂严峻,出口转内销成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缓解外贸企业压力的重要措施。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有助于推动形成“国内生产—国际需求”和“国际技术—国内应用”的双向流动格局,也能倒逼国内产业链提质增效,形成“国际标准—国内消费—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外贸企业从代工向品牌化转型,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通过“质优”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各地要为出口转内销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帮助企业应对短期挑战,通过构建“政策引导—平台赋能—企业创新”的协同机制,夯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助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问题导向中掐住痛点与难点。推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着诸多矛盾问题,需要各地各部门深入调研,掐住痛点难点。从标准要求看,出口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与国内要求不一致,这是难点之一。从价格成本看,出口转内销涉及供应链重塑、价格体系重构等多个环节,导致外贸企业市场开拓成本偏高,中小外贸企业叠加融资门槛高、扶持政策覆盖不足等问题,资金压力较大;内销渠道建立周期长,入驻商超、平台、展会等进场费用较高。从渠道体系看,外贸企业缺少内销渠道,部分长期依赖海外订单的外贸企业,缺乏国内营销网络和品牌运营经验。总体看,外贸企业在资质获取、渠道开拓、客户培育等各环节都需要成本投入。一些外贸企业因海外订单减少导致库存积压、现金周转困难,无力开拓国内市场。各地各部门要从政策、平台、零售商、社会等多方协同助力。
在精准发力中破解堵点与卡点。推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各地各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注重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出口转内销中的堵点卡点,激发外贸企业的内生动力。相关部门要提高出口产品国际标准和认证的国内转化率,促进相关规则制度的衔接融合,简化认证流程,缩短认证周期,帮助外贸企业产品尽快取得国内市场准入资格。要发挥政府部门内销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产销对接等,搭建内销渠道。要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建立内销绿色通道,依托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等举措,实现出口转内销的供需快速对接。要综合施策,全面扩大内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改善公众预期,畅通国内供需循环。相关部门要提供金融财政支持,降低内销成本,帮助企业渡过“资金关”。要推动标准衔接与生态共建,提高政府政策支持精准度,加大全渠道多维支持力度。(张若麟)
- 2025-05-22小陇漫评|让民营经济走向壮阔的新未来
- 2025-05-21小满遇上521:爱与圆满的浪漫邂逅
- 2025-05-21【地评线】飞天网评:在应变克难中推动经济顶压前行
- 2025-05-21【地评线】飞天网评:为火爆的“中国游”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