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加减法中的治理智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着繁重的工作负担,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影响了工作效率与质量。要想充分激发基层活力,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就必须做好基层减负的“加减法”。
先看“减法”,首要任务便是削减文山会海。大量的文件如同雪花般纷至沓来,不少内容重复、缺乏针对性,基层干部耗费大量时间在阅读、传达文件上,却难以将精力聚焦到实际工作的推进上。会议同样如此,有些会议形式大于内容,动辄要求基层干部层层参会,一开就是一整天,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因此,上级部门应严格把控文件数量与质量,精简会议流程与规模。文件要做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切实为基层工作提供指导;会议应注重实效,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尽量合并,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
过度留痕也是基层的一大负担,必须大力减去。为了证明工作开展,各种检查、考核过度依赖痕迹材料,导致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准备各类台账、照片等。有的工作刚布置下去,马上就要求报送成果材料,基层干部只能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造假现象。对此,应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减少对痕迹材料的过度关注,更加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通过实地走访、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真实了解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让基层干部能够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而不是耗费在“留痕”上。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加法”也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给予基层干部合理的待遇保障、晋升机会,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物质方面,落实好基层干部的各项补贴政策,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晋升机制上,向基层倾斜,让长期扎根基层、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有更多晋升空间,让他们看到希望、有奔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通过组织定期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政策解读、业务技能、群众工作方法等,帮助基层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让他们有能力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减轻工作负担。
做好基层减负的“加减法”,是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之举。只有减掉那些不合理的负担,加上必要的激励与支持,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工作中,推动基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李鑫)
- 2025-04-17暗藏玄机的“经验分享”不能再“暗流涌动”了
- 2025-04-17兰州公交集团开通足球赛事公交专线
- 2025-04-16未来一周,甘肃多冷空气活动
- 2025-04-01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实行免费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