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行摄之旅

【陇人相·149期】大学生“簪娘”宗怡彤:青春演绎国潮风

22-09-05 15: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刘姗

  中国传统的簪花工艺匠心独运,在创作者的巧手编织下,往往化平凡为出彩。

  如今,越来越多“零零后”重拾这门手艺,在静心创作中享受了国风乐趣,也让非遗活态传承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兰州“零零后”姑娘宗怡彤就是一位大学生“簪娘”,在她的手中平淡无奇的绒线成为一朵朵簪花,焕发着别样古典美。

  一花一世界,簪花的世界是优雅低调美,没有珠光宝气,却依然熠熠生辉,只因创作者的匠心付出。

  宗怡彤是两年前接触簪花工艺,从一开始的“一看就会”到“一做就废”,再到如今独立设计簪花,让她对这门工艺有了更多感悟。

  “我特别喜欢汉服,一套好的汉服还需要头饰来配,所以我决定自己动手做簪花。”宗怡彤说,所有的执著源自热爱,为自己的10多套汉服配好头饰,自己制作簪花才能满足她对国潮的追求。

  排线、栓铜丝、裁剪宽度、勾挑搓丝、打尖、传花,每一个制作过程都需要耐心,制作一朵簪花少说也要一周时间。对于宗怡彤来说,学会簪花,也就学会了静下心来面对一切,在沉浸的时光,心无旁骛,才能享受最终的赏心悦目。

  “让每一朵簪花开出心灵的花朵。”打开宗怡彤的簪花宝盒,一朵朵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也是她痴迷其中的原因。

  “我也在不断学习,现在可以用仿点翠工艺,让簪花更有质感。”宗怡彤说道。

  事实上,簪花作为非遗项目,在我国有很多流派,而越来越来多像宗怡彤一样的年轻人喜欢簪花技艺,也让这门古老的工艺得以传承,在年轻手中栩栩如生。

  宗怡彤是沈阳大学大二学生,制作簪花是否会耽搁课业也是很多人担心的事情。

  宗怡彤说,簪花制作确实会耗费一些时间,但都是业余时间,相反通过制作簪花,她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也会更加高效,所以在她看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会穿着汉上课、逛街,这个社会其实很包容。”宗怡彤认为,汉服是一种文化,只要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作为年轻人就可以自信展示。簪花也一样,自己的制作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锦上添花,她既然选择了,就会继续做下去。

  如今,宗怡彤制作的簪花在网上已经小有名气,有网友还通过网络来预定。

  宗怡彤说,虽然小小网店没赚多少钱,但至少说明大家对簪花的喜爱,这也鼓励她做好每一朵簪花,让独一无二的美丰富人们的生活。  

  本期陇人相:宋芳科 任磊 实习生 李怡青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