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旅游活动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开放 讲述陶瓷千年极简史

21-05-10 1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姗

  原标题: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开放 讲述陶瓷千年极简史

  成都“东工”“西工”是什么?长了很多“脚”的瓷砚是不是成都特产?随着升级改造工程完毕,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8日恢复开放,向民众全新呈现成都古老的陶瓷历史文化。

  据悉,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馆藏器物近2000件,主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大多为民间日用器皿、文房用具等。重新开放的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共设3个展厅,勾勒出一幅成都平原的陶瓷极简史。

  该馆陈列了成都平原最早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构件,川西名窑青羊宫窑的青瓷,唐宋时代成都窑场的白瓷、黑瓷等。在“城西窑业”部分,一件出土于青羊宫窑址的多足瓷砚格外突出,该多足瓷砚周围密布着马蹄状的砚足,造型独特。据介绍,青羊宫窑生产的多足砚在同时期成都平原其他窑场并不多见,可以说是青羊宫窑的“特色产品”。

  在博物馆二楼展厅,观众还可以看到四川地区其他古代窑场制品,例如隋唐以来四川邛窑创烧的高温釉下复合彩和邛三彩瓷器。展厅内还陈列了从唐代到两宋时期深受百姓喜爱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成都人精致多样的生活。

  该博物馆还突出介绍青羊宫窑的兴衰过往。据了解,1954年成都青羊宫附近发现古窑址,被称作“青羊宫窑”;又因该窑场生产年代集中在隋唐时期,又称“隋唐窑址”。作为四川省迄今为止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窑场,青羊宫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上游早期古陶瓷遗址分布的空白。该窑址内发现了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代馒头窑等7座窑,其中隋代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

  据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青羊宫窑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具有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从秦汉时期开始,青羊宫窑所在地的陶瓷器制作与生产持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隋唐时期,紧邻成都的青羊宫窑更以丰富的产品供给成都,成为城市经济与文化生活生动而靓丽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指纹神探”王一:用思想升华工作 用工作诠释初心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指纹神探”王一:用思想升华工作 用工作诠释初心
  •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
  • 【扫黑除恶甘肃答卷】张掖:建立“六个凡是”工作机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斐然 【扫黑除恶甘肃答卷】张掖:建立“六个凡是”工作机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斐然
  • 一场漂亮的“换轨仗”——兰新线铁路集中修现场见闻 一场漂亮的“换轨仗”——兰新线铁路集中修现场见闻
  •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六)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六)
  • 【陇拍客】武警甘肃总队赴兰州“八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陇拍客】武警甘肃总队赴兰州“八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陇拍客】甘肃张掖:激活闲置农房 引燃乡村旅游 【陇拍客】甘肃张掖:激活闲置农房 引燃乡村旅游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以村为家,把贫困户当家人——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钱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以村为家,把贫困户当家人——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钱有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扩
2   渭源:“护薪”行动解百姓忧“薪”事
3   会宁:党史教育进行时 红色旅游成风尚
4   瓜州:“结对共建”促党史学习教育走深
5   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 学史力行谋福祉
6   敦煌转渠口镇:树木喷洒防虫药物筑起绿
7   庄浪:反诈宣传不停歇 全力守护群众“
8   定西安定:“一线”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9   瓜州:用鲜花扮“靓”美丽乡村
10   瓜州:学党史践初心 巾帼服务“她”先
11   肃南:农牧民举办赛马会展示传统文化增
12   西和洛峪镇:抢抓节令 掀起万寿菊移栽
13   文县:订单辣椒移栽忙
14   临泽蓼泉镇:高原夏菜丰收在望
15   漳县:合作社拓宽群众增收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