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书评

书评丨《在春天的故事里》:融汇时代和人生的春天交响曲

2025-07-14 18:21 来源: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袁晓峰是小学教育的资深领航者,是儿童阅读的积极推广者,也是图画书文字故事的优秀创作者。《在春天的故事里》是由她撰文、田东明绘图的一部巧妙之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写实性。要将社会历史和成人经历用图画书形式传递给儿童,无疑有难度,须有化繁为简、引人入胜的构思和表现。该书围绕袁老师和孙女同看相册的对话徐徐展开,你呼我应的对话具有亲切感和现场感,吸引读者进入交织过去和当下的两重时空,倾听飞扬在春天里的交响曲。

  《在春天的故事里》的书名本身就是隐喻,取自一首歌的歌名,作者将改革开放的进程与个体投身教育的求索过程进行融合,后者在前者的“春天的故事”里,且后者自身也随之成为一道“春天的风景”。这一互文关系将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巧妙缝合,以几个时代节点串联起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打破了传统宏大历史与个人生命史的界限,也打破了可能会落入的教条化和生硬化宣传的窠臼。

  故事以祖孙共览相册的对话框架来逐步展示从宏观的国家改革到微观的个人成长的多重风景与二者之间的内在转译,在文图构成的叙事时空中相映成趣。文字表达中的童真感和图画形象的幽默感都在丰富故事的趣味性,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奶奶讲起年轻时初到深圳,乘公交车坐过了站,孙女说:“要是有我在,保准不会坐过站。”当奶奶问“那时你在哪儿呢?”孙女回答:“我还在天上选奶奶呢。”这一童言稚语别出心裁,令人莞尔,不由惊叹孩子的想象与思想,同时也感受到融洽和美的祖孙情意。

  彰显“春天”气息的重要意象符号是几乎贯穿全书的绿树或鲜花,尤其突出的是在开头和结尾特写的枝繁叶茂的高山榕,它们先后由两位国家领导人亲手栽种,象征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创作者精心选择的高山榕具有象征意义:它既与社会、城市的繁荣发展相联系,也与个体生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联。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时代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而社会的变革也是由无数个人的变革汇聚而成。高山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根系闻名,一棵树可以发展成一片树林,恰如时代政策和教育影响的多向辐射和产出。千万个袁老师般的奋斗者扎根深圳的实践,谱写了深圳这“两棵高山榕”之间真实存在的社会和个体之树的生长过程。

  书的封面设计很巧妙,小手和大手一起抚摸一本相册,而全书通过一老一小翻阅相册的对话来构建跨越时空的理解,传递前辈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绿意盎然的相册封面和暗黄色的背景构成两种色调,暗示故事中交织的两重时空。略显昏黄色调的回忆场景与鲜亮明快的当下画面交替出现,形成视觉上的时空对话。前后环衬和内文中多次出现的老照片复现了过去的城市生活景象和人物足迹,泛起怀旧的光晕,让作品富有温度与厚度。插画家采用两种调性的颜色策略构成了叙事张力,使视觉层和意味层的审美空间更为丰盈。在一些画面,两种色调微妙交融,暗示着过去与现在的连续性,正如高山榕的形象,树干的黄褐色与树冠的青葱色组合似乎也是历史与现在的融合。那些泛黄的历史场景与明亮的当下情境能在读者心中融合为一幅完整的图景:探索从未停止,生命永远鲜活,每个锐意进取的人都在续写“春天的故事”,这也是此书蕴含的一个诗意主旨,富有感召力。

  本文作者:谈凤霞,“国际安徒生奖”评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